當好責任委員 做好責任企業 保障首都平安
張誌 ?? 2022年08月22日
當我們還沉浸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無比喜悅之時,一個突如其來且不明原因的新型冠狀肺炎確診病例引起了我們的高度關注。
2020年1月11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公布了引起肺炎的冠狀病毒19-nCoV全基因組序列。公司隨即啟動應急程序,成立了以我為組長,王月華、方會來為副組長的應急小組,并召回了關鍵崗位的人員。在國家藥監局和CDC的指導下,1月16日,我們完成了第一代產品研發。1月21日,完成第二代產品研發,準備批量生產。
1月25日(大年初一)我代表公司進行了戰前動員,大家紛紛放棄春節假期,都己經到崗待命。在這關鍵時刻,公司經董事會討論,提出了三點明確要求:一是以國家利益為重,不要局限在公司和個人利益之中。所有應急小組人員,都要按照統一部署,做到在京、在崗、在責。所有行為依法合規,所有產品保質保量。金豪公司要做責任企業,我們要承擔起社會責任。二是合理分配資源,既要做好應急響應,保證關鍵環節萬無一失,還要做好持續應對的準備,不急躁,不懈怠,堅決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三是各部通力協作,主動發現問題,及時補位。不推諉,不埋怨。保持與專家溝通,及時向政府匯報進展情況,保持整體運行順暢。公司黨支部也發出黨員倡議書,要求共產黨員要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1月28日,公司完成了第一批產品生產30萬人份,該批產品通過了CDC的驗證。同時,備產50萬人份,確保首都供應。我們還向國家藥監局申請了產品注冊。

張誌(左一)向市委領導介紹試劑產品研發工作
同時,我們面臨的困難是巨大的。首先,只有進入了應急審批程序,才受理產品注冊申報。其次,各醫療單位因為醫務人員支援湖北,而且防疫任務繁重,沒有時間承接臨床試驗工作。市委市政府從首都防疫工作的需要出發,考察了我們的研發基礎和生產能力,特別是看到我們積極為首都防疫作貢獻的態度,推薦金豪公司進入應急審批程序。蔡奇書記等領導到公司考察指導,當領導知道我們在尋找臨床試驗單位遇到困難時,立即委托藥監局、衛健委幫助協調,解決了我們的困難。市科委也協調各相關部門,對項目給予了立項支持。
在應對疫情的戰斗中,充分體現了我們國家的制度優勢,在中共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短時間調集各方力量,統一指揮,集中力量,控制疫情。我們要把擁護黨中央的領導落實在具體的行動中,在關鍵的時刻體現出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我們有決心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
4月3日,我們取得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醫療器械注冊證書。距離我們進入應急審批的2月14日已經50天,距離我們戰前動員的1月25日整整70天,距離我們開始產品研發已經84天了。
在這漫長的84天里,我門每天都像是在走鋼絲,每天都是高度緊張。我們遇到到了產品開發,產品驗證,進入應急通道,臨床考核等諸多挑戰。每當我們準備沖線的時候,終點線又向前移了。有太多無解的難題阻礙我們,有太多的委屈讓我們止步。但是,大家還是按照“盡職盡責,死戰不退”的要求,咬緊牙關,頂住壓力,千方百計求突破,直到取得產品注冊證書。公司與軍事醫學科學院合作的量子點抗體試劑,獲得國家藥監局生產批文。公司核酸檢測試劑在十幾個省市的招標中中標,并出口到一帶一路國家,為疫情防控作出了貢獻。通過民建市委提交的“低成本開展返京人員核酸檢測切斷外部輸入性傳染源”,被中共北京市委統戰部《建言專報》采用,并得到蔡奇書記的重要批示。

張誌(右二)參加市政協調研工作,共商防疫措施,為復工復產保安全出謀劃策
在這次應急反應中,大家的表現讓我非常感動。李修春連續奔波4天,行程3000多公里,放棄春節休息,回京參加應急行動;黃玉超在春節前兩次返京,參與應急研發,全力推進項目進展;王月華每天處于緊張的溝通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做出合適的決策,有時晚上,只能在陽光間的沙發上休息一下;毛澤仁、楊康完成了大量的試驗和申報資料準備及修改工作。方會來對內確保所有研發生產活動依法合規,對外與國家局、市局、經開區局時刻保持聯系,及時傳達信息。耿松、張瑩組織各部門完成多次體系考核和專項檢查,保障申報順利進行。崔莉莉為了申報發展改革委的項目,在申報條件不足的情況下,克服各種困難,尋找資料,連續多天加班到深夜,終于通過了申報。人力資源部、客服、市場部、財務部、綜合管理部的同事們,積極主動配合公司工作,一旦需要隨時加班。
在應對疫情的關鍵時刻,公司上下充分展現出了高度的責任意識和堅強的戰斗能力,充分展現了個人的人格魅力,磨煉了意志、提高了能力,加強了協作,為更好地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為大家感到驕傲!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我既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受益者,也是改革開放的捍衛者!我不僅要在政治制度上捍衛改革開放,更要在應對疫情的關鍵時刻,做到守崗盡責,死戰不退,捍衛改革開放的成果,捍衛國家安全!我們將積極建設“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診斷試劑產業化基地”,不僅是將北京的科研成果產業化,還要做好政府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抓手,為保障首都平安作出新的貢獻。
(張誌,第十三屆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金豪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本文選自市政協2021年12月出版的《使命擔當》一書。)
責任編輯:張蓉梵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100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