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紅: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我國新型政黨制度
《團結報》 ?? 2023年06月06日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視多黨合作工作,鮮明提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并深刻闡述了這一政黨制度的獨特魅力和顯著優勢,明確提出了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戰略舉措,為新時代多黨合作事業發展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動指南。各民主黨派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要著力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我國新型政黨制度,自覺履行其維護者推動者實踐者的政治責任。
堅定制度自信、捍衛“兩個確立”,努力做新型政黨制度的忠誠維護者
一個國家實行什么樣的政黨制度,是由這個國家的歷史傳統和現實國情決定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從源遠流長、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中華文明傳承中走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前仆后繼、浴血奮斗的革命斗爭中不斷發展,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的建設和改革中不斷完善,實現了最廣泛、最真實、最有效的人民民主,是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這兩大奇跡形成的制度密碼之一。今年是“五一口號”發表75周年,回望歷史、觀照現實,我們要始終堅定對我國政黨制度的高度自信,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
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必須體現到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決策部署的行動上,體現到履職盡責、自身建設的工作實效上,貫穿于工作全過程。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以學習中共二十大精神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為重點,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民建、工商聯聯組會議上重要講話精神,發揮理論學習中心組領學和“第一議題”制度帶動作用,通過專題講座、交流研討、演講比賽、朗誦會等形式,利用教育基地、會員之家、特色支部等平臺,組織開展好主題教育,確保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一思想、統一行動。
深化民建會章、會史學習教育和研究,自覺傳承多黨合作優良傳統,結合理論研究,著力挖掘、提煉新時代民建精神。以企業界會員、新社會階層會員、會內知識分子和專家學者、青年會員為重點人群,持續開展思想狀況調研;關注網絡輿情,主動運用互聯網思維,為思想政治工作構建立體化宣傳網絡,貼近時代、貼近會員、貼近實際,引領廣大會員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凝聚團結奮斗的思想共識,確保民建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行。
堅持守正創新、提升組織能力,努力做新型政黨制度的奮力推動者
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我國新型政黨制度,一方面需要中國共產黨不斷提高領導能力與水平,另一方面也需各民主黨派主動適應統一戰線“三個更加重要”的歷史使命,強化參政黨進步性建設,共同確保新型政黨制度行穩致遠。
要認真汲取和借鑒中國共產黨與時俱進地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成功經驗,持之以恒抓好自身建設。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參政黨自身建設的重要論述,持續深入貫徹落實參政黨建設“三個文件”“五個紀要”精神,把握參政黨建設規律,堅持規劃引領,鞏固已有成果,突出問題導向,注重建章立制,將調查研究自覺運用和融入到自身建設中,持續提升自身建設水平。主要做到五個“度”。
一是“關鍵少數”有高度。各級領導班子要旗幟鮮明講政治,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持民主集中制,落實民主生活會、述職和民主評議制度,提高五種能力,切實發揮領導核心作用。班子成員分工聯系下屬組織和專委會,深入一線密切與基層組織、會員的聯系。二是人才強會有精度。分層分類建立人才庫,做好“人才畫像”。按圖索驥、繼續加強與各級黨委和統戰部門的溝通聯系,注重吸納發展思想素質好、業務水平高、有一定社會影響的高層次領軍人才。在發展中抓源頭,在管理中抓規范,在培養中抓多層面培訓,在使用中抓搭建鍛煉平臺。三是智庫建設有廣度。在專門委員會組建過程中,改善組成人員結構,健全制度機制建設,充分發揮參政議政主力軍作用;打造履職品牌,充分發揮“縱向聯動、橫向協同、央地結合”履職格局的作用,加強中央各專委會之間、中央與地方專委會之間的溝通和聯系,深化與政府部門對口聯系,整合會內資源,挖掘社會智庫資源,形成各方協力推進的工作氛圍。四是基層組織有溫度。選好基層組織負責人、配好基層班子,建設團結、務實、高效的基層委員會。多渠道搭建中央、省級組織與基層溝通橋梁,強化基層組織和成員的組織觀念和參政黨意識,建好管好用好會員之家。五是從嚴治會有力度。以會章為依據,以規范各項議事制度和工作規則為重點,進一步健全制度體系,狠抓制度落實,推動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正規化。端正思想作風,改進工作作風,嚴格紀律要求,強化機關建設,發揮內部監督委員會作用,維護良好會風會紀。
堅守特色優勢、深入調查研究,努力做新型政黨制度的擔當實踐者
中共二十大為我們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新征程上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比以往更加錯綜復雜。這就要求各民主黨派必須與中國共產黨一道團結奮斗,筑起防范化解各種風險挑戰的銅墻鐵壁,聚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強大合力,以最牢固的團結、最有力的奮斗譜寫多黨合作事業嶄新篇章。
要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和實踐要求,聚焦中共二十大作出的決策部署,緊扣未來五年國家發展目標任務,找準定位、發揮優勢、積極履職。努力做到“方向準、調研深、整體強、品牌響”。第一,方向準。著重發揮密切聯系經濟界的優勢,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科教興國和創新驅動戰略、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等重大題目資政建言。特別要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領域持續深耕,打造相關參政議政優勢領域。第二,調研深。學習借鑒中共中央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部署,繼續堅持“無調研?不建言”的原則,采取央地結合、線上與線下結合、會內與會外結合、座談考察與問卷調查結合等方式,拓寬調研的范圍,延伸調研的觸角。借助學術交流、專業論壇、線上議政會等途徑,進一步聚焦調研主題,提高成果質量。第三,整體強。鞏固履職能力建設成果,推動各級組織優勢互補、任務共擔、成果共享。搭建重點片區、直轄市等橫向交流平臺,將現有成熟的省級組織合作機制上升至中央層面。將履職能力培養作為各級組織培訓工作的重要內容,有針對性開展專項培訓。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組織開展更高水平的政策解讀報告會、經濟形勢分析會等,拓寬知情明政渠道。第四,品牌響。以產業幫扶和鄉村建設為著力點,以品牌建設為抓手,全力做好河北豐寧和貴州黔西定點幫扶。以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論壇、風險投資論壇、非公經濟前沿圓桌會議、建華課堂為平臺,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和政策宣傳解讀,引導會員企業家增強發展的信心和底氣,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努力成為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作者系民建中央副主席、民建北京市委會主委)
責任編輯:王云娟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100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