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北京市委:特色品牌賽事助力北京邁進“三奧之城”
?? 2025年08月15日
當前,北京立足“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發揮“雙奧之城”優勢,依托繁榮的體育消費市場,已形成以體育賽事賦能城市發展的廣泛共識。但目前北京體育賽事面臨一定的發展瓶頸和問題。
賽事同質化較為嚴重。近年來,在北京體育賽事數量迎來井噴的同時,同質化競爭、商業價值不足等問題逐漸顯現。以馬拉松為代表的各項路跑賽事為例,雖然其參與門檻低、群眾基礎廣,但除頭部賽事外,多數腰部和尾部賽事缺乏特色,參與者體驗趨同,品牌忠誠度低,商業價值難以突破“門票 + 贊助”的初級模式。
高端電競賽事資源不足。《2024年中國電子競技產業報告》顯示,北京 2024 年舉辦線下電競賽事數量的全國占比僅為 6.5%,遠低于上海的?17.8% 和成都的 15.3%。在京落地的高端電競賽事數量與旺盛的觀賽需求和豐富的場館資源不相匹配,尚有巨大的開發潛力。2024 年在工體舉辦的王者榮耀KPL?年度總決賽,帶動直接經濟效益約?3.03?億元,對旅游六要素的拉動規模約 2.34?億元,充分驗證了高端電競賽事對地方文旅及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
虛擬體育布局滯后。當前廣義的電子競技概念包括傳統電競、虛擬體育、模擬體育三方面。其中,虛擬體育可以為人們提供更加安全、低成本和便捷的運動環境,從而賦能傳統體育發展,是推廣全民健身的新思路,未來市場前景廣闊。2027?年首屆電競奧運會舉辦在即,虛擬體育將成為電競奧運會的核心比賽項目。目前,各方對發展虛擬體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相關政策體系支撐不健全;基礎設施配套不足,如缺少專業的虛擬體育場館、訓練基地等 ;產業生態不完善,在虛擬體育人才培養、軟硬件研發、設備制造、賽事運營等方面存在薄弱環節或斷層問題。
為此,建議:引導各區根據區域特色差異化布局賽事。朝陽區可依托雙奧場館集群優勢,重點布局國際高水平大賽 ;海淀區、經開區可依托科技優勢,舉辦有科技特色和技術創新應用的賽事 ;東城區、西城區可依托中軸線遺產和老北京文化,舉辦聯動人文景點的“京味兒”特色賽事 ;密云、延慶、懷柔等區可依托秀麗的自然風光,開發越野跑、攀巖、山地自行車、龍舟等特色戶外賽事。此外,北京市還可結合多民族文化傳承優勢,利用中華民族園等優質資產,及相關高等教育學府,打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體育賽事。
強化高水平電競賽事布局。統籌北京大型體育場館資源,著力引進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反恐精英世界錦標賽、無畏契約大師賽等全球頂級賽事。以 2025?王者榮耀 KPL?年度總決賽落地鳥巢為案例,樹立“大型賽事+ 雙奧場館”的高端標桿,塑造北京 “國際電競大賽之都”的城市形象。
加速布局虛擬體育,先行先試。充分發揮電子競技的體育、科技、文化等多元價值,激發數字經濟發展新動能,塑造城市形象新名片。政府有關部門可通過財政補貼、設立產業引導基金等形式扶持虛擬體育發展。支持舉辦首屆中國虛擬體育公開賽總決賽等重點賽事。向國際奧委會及國際單項體育組織申請虛擬體育項目授權,聯合相關部門制定虛擬體育賽事體系標準和認證標準。通過以上舉措為今后北京申辦電競奧運會,邁向“三奧之城”培育產業基礎,做出先行貢獻。
(本文刊發于《北京觀察》2025年第7期,發言人李莉系北京市政協常委,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保障房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責任編輯:崔天虹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100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