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晶鑫:如何寫出高水平的提案
?? 2025年09月02日
政協提案是政協委員參政議政政、建言獻策的重要方式。一份高質量的提案不僅能推動實際問題的解決,而且還能切實推進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形成長效機制而長久發揮作用。因此,政協委員不僅要在貢獻提案數量上下功夫,更要在提高提案質量上下功夫。近年來,作為北京市政協委員,我提交了多份涉及科技創新、城市治理、民生改善等領域的提案,部分提案被相關部門采納并落地實施。實踐中我體會到要提高提案質量,需要從選題、調研、對策等完整工作鏈條上著手,步步落實落細。
選對主題 :
聚焦黨政所需群眾所盼
提案不是為了好看作秀,是實打實地為了解決現實問題,促進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而提,為此,必須要緊扣國家重大戰略與地方發展需求,特別是圍繞北京市城市戰略功能定位和建設數字化標桿城市等戰略目標展開。例如,基于國家“十四五”規劃中關于數字經濟的要求,以及北京市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定位,有不少委員結合北京市人工智能企業面臨算力資源不足、數據開放度低等問題,提出“建設公共算力平臺”“推動政務數據有序開放”等提案,最終被有關部門采納并納入相關政策。
群眾利益無小事,涉及群眾利益的事情也是“國之大者”,因此,民生熱點也是提案選題的重要方向。例如,有的委員在調研中發現北京市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存在審批流程長、居民意見難統一等問題,因此提交了關于優化老舊小區電梯加裝流程的建議,推動相關部門簡化審批程序,設立“一站式”服務窗口,從而極大地推進了工作進程,實實在在為群眾謀了利益。
深入調研:
確保信息數據真實有效
高水平提案,是以充分調研為基礎的,是用腳走出來的。因此,高水平提案一定要以腳步為親,直接到社區、企業、學校等一線調研,獲取真實的第一手信息。調研和寫提案就好像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關系一樣,要用90%的時間去調研,做好基礎功課,撰寫提案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如,有的委員為了撰寫關于改善北京市中小學課后服務的提案,不辭辛苦走訪了海淀區、朝陽區多所舉校、多次自教師、家長、學生座談,了解實際需求,號準了脈,才能做到對癥下藥。
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摘到更高的果實。每一個提案,要了解是否有前人提出過類似的建議,行業專家、學者有什么樣的專業意見,這也是調研的重要方面。做好這方面的調研不僅可以避免無用功,還可以充分取人之長,推陳出新,避免低水平的重復勞動,增強提案的科學性。
在網絡信息時代,用好線上調研,也是提高調研效率和水平的重要方法。首先要用好政府公開數據,如北京市統計局、各委辦局發布的報告,增強提案的權威性。其次,用好網絡調查這個有利途徑。如可以通過問卷星等工具收集民意,擴大樣本量。例如,有委員做的關于優化北京共享單車管理的提案,就通過線上問卷收集了2000份市民反饋,分析發現“停車亂象”和“調度不足”是主要問題,因此在提案中建議“建立電子圍欄+信用積分管理”模式,后被相關部門試點推行。
不論何種調研方式,保證信息和數據的真實有效都是最重要的。因此,深入實地調研,要科學全面。重視網絡手段,又要避免依賴網絡二手資料。要綜合運用多種調研方式,進行多維度分析、多維度驗證,從而全面把握問題。
科學研究:
提出創新而有效可行的對策
提案不是概念性研究,需要瞄準現實問題,獻實策、出實招。因此提案的建議不能僅停留在“呼吁”“希望”,而應明確“做什么”“誰來做”“怎么做”。例如,在關于推動北京市夜間經濟發展的建議,就明確了由商務局牽頭設立“夜間經濟示范區”,在三里屯、簋街等區域試點延長營業時間。明確了交通委配合,優化夜間公交線路,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同時明確城管執法柔性化問題,對合規夜市避免“一刀切”取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北京面臨的問題,常常也是國內外大都市的共性問題,因此對策建議的提出離不開對國內外先進經驗的借鑒,同時結合我市實際進行創新也是必要的。如,在關于推廣“社區養老驛站”的有關提案中,上海的“長者照護之家”模式就為我們提供了借鑒,同時,我市推進“15 分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又為社區養老驛站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考維度。借鑒也好,創新也好,都是手段,推出可落地的舉措,切實解決問題,才是最終的目的。
對于一些牽扯面大、影響大的問題,在對策中可以建議分階段推進,采取“試點—推廣”模式,以增強舉措的科學性、可行性。例如,對于推進北京市垃圾分類智能化,可以先在部分區的街道試點AI垃圾分類系統成熟后全市推廣。
總之,要寫出高質量的提案,需要圍繞中心大局,聚焦真實問題、重要問題;需要眼睛向下,腳步為親,做足調查研究的重要功課;需要廣泛借鑒、務實創新,拿出可落地、有實效的舉措才是硬道理。
(本文刊發于《北京觀察》2025年第8期,作者系市政協委員、民建會員、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執行副主任)
責任編輯:崔天虹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100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