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北京市委國企委聚焦參政議政,組織“非遺手工職業教育”專題調研活動
周波 ?? 2024年06月26日
參政議政工作是民主黨派一項基本職能,發揮好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職能作用,對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作為北京市政協委員的國企委主任王文勇,歷年來在民建系統大力推動、積極參與社情民意、專題調研、提案議案等相關工作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王文勇在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提交的《關于提升非遺手工藝職業教育培訓,促進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提案得到了北京市教委的高度重視。為了將該提案內容及落實工作做得更精耕細,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民建北京市委國企委于6月18日組織專題調研活動,走進北京市豐臺區職業教育中心調研并召開座談會。

參觀豐臺區職教中心非遺產業學院
王文勇認為,北京非遺傳統工藝項目門類繁多,非遺傳承與保護人才急需加強,相關人才缺口極大。但是,當前手工藝傳承多以“師徒口傳心授”的傳統方式進行,培養存在學生人數少、生源圈子窄、教學欠缺科學嚴謹、知識全面性不足、教學環境受限等諸多問題。教學過程中,徒弟大部分是“復制”作品,沒有提升和創新,更缺乏不同門類的融合。另外,很多想學習手工藝的“圈外人”,因為沒有關系,無法拜師門下。與當代非遺項目傳承和發展需求嚴重脫節,嚴重制約北京非遺項目的傳承與發展。
非遺手工藝地域性強,人才培養和產品銷售市場也主要局限于原產地。通過提升非遺手工藝職業教育的水平,切實創造新的學習機會和就業機會,會極大地幫助首都地域經濟的發展,增加首都優質的靈活就業機會。提升北京地區非遺傳承的培訓,成為高校職業教育持續發展的新增長點,成為促進地域經濟發展、文化傳承的有力支撐點,也是切實落實殷勇市長工作報告中“加強非遺傳承人培養激勵”的2024年重點任務。
王文勇建議,第一,在一定范圍內加快開設非遺手工藝專業的職業技校或高校專業。依托高質量的職業師范教育體系對人才進行培養,對非遺手工藝的傳承、發展,科學化、全面性開展培訓并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成為首都區域的非遺項目傳承人。第二,有效促進地域性非遺傳承手工藝學生在本地入學和就業,對鄉村當地手工業者進行繼續教育和技術培訓,為鄉村戰略發展及首都區域文化振興發展“添磚加瓦”。第三,政府相關部門及單位提高認識,在各項政策保障,資金撥付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撐,大力發展首都區域的非遺項目的傳承與發展。

豐臺區職教中心非遺產業學院京繡工坊

參觀北京市豐臺區職業教育中心

觀摩學生咖啡拉花表演

高飛主持座談會
針對王文勇提案的意見和建議,北京市教委會同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進行了認真研究,就有關情況給予了積極的答復。
答復意見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中國非遺,對于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非遺傳統手工技藝是非遺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市高度重視非遺傳統手工技藝的保護傳承工作,加強高等學校和職業學校非遺相關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鼓勵學校加強非遺傳承人、工藝美術大師的引進與合作,加強政策保障和資金支持,大力推動北京市非遺項目的傳承與發展。并提出,一、加強專業布局、推進非遺專業人才培養;二、深化校企合作、推進非遺傳承進校園;三、加強政策保障、營造非遺傳承良好環境。下一步,市教委將會同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保障局等部門聚焦非遺傳承發展需要,在專業建設、平臺建設、政策保障、資金撥付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積極探索、拓展非遺傳承新途徑和新方式,為非遺文化傳承培養更多技能人才。

座談交流
王文勇總結發言
調研活動行將結束之際,教育界的與會代表紛紛表示,非遺中國各族人民世代相傳的文化遺產,是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是連結民族情感、維系國家統一的重要基礎。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理由將關于提升非遺手工藝職業教育培訓,促進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做精、做細,將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更好地發揚光大!
參觀豐臺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
民建北京市委國企委會主任王文勇、副主任兼秘書長周波,北京市教委職教處副處長高飛,豐臺區職業與成人教育集團黨委書記、校長趙愛芹,北京經管職業學院珠寶藝術設計學院院長張曉暉等參加了本次活動。
本次調研活動,豐富了國企委參政議政的內容和方式,為國企委參政議政工作作出了新的有益嘗試。多年來,民建北京市委國有企業專委會作為北京市民主黨派中一支由國企管理人員為主組成的專委會,在參政議政方面一直能夠發揮自身優勢、突出國企特色,整合資源、集中發力,將建言資政、課題調研等聚焦在民建中央、市委統戰部和市委的工作重點上,力爭能充分利用好自身優勢,為民建事業在新時代新征程再創佳績、再立新功!(編輯:杜楠)
責任編輯:杜楠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100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