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民主初論
張樹華 ?? 2024年03月26日
面對世界之變,回答時代之問,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扎根中華沃土,踐行中國之道,回答世界之問、歷史之問、時代之問、民主之問,新質民主是中國的答案。
新質民主的性質是社會主義民主。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首先要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必須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深深扎根于中國社會土壤。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照搬照抄他國政治制度行不通,照貓畫虎他國民主道路走不遠。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積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健全全面、廣泛、有效銜接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構建多樣、暢通、有序的民主渠道,豐富民主形式,從各層次各領域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使各方面制度和國家治理更好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
新質民主的本質是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作主相統一。天地之大,黎元為本。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終堅持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已經走過一百多年的光輝歷史。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會有正確的民主觀、正確的發展觀、正確的現代化觀。經過長期探索,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逐步構建起一整套保障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改革開放以后,黨領導人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取得重大進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得到更好發揮,中國的民主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時期。
新質民主的特質在于自主性、內生性、團結性、共識性、系統性、效能性。新質民主繼承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的民本思想,孕育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獨立探索的百年民主之路,建基于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立場,中國的民主是人民民主,中國之治是人民之治。新質民主,不是簡單延續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民主理論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民主實踐的再版,而是具體的、發展的、現實的、有效的。民主假與真,關鍵看民心。民主好不好,民生最重要。新質民主是以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民主。新時代中國民主理論與實踐,是百年來黨帶領人民追求民主、探索民主、實現民主的巨大成就,是黨百年奮斗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的必然結果,體現了中國獨具優勢的國家治理能力,突破了西式民主舊的發展模式和邏輯框架,為世界民主政治發展貢獻了中國理念、中國價值、中國方案,提振了發展中國家自主發展的信心,拓展了廣大非西方世界國家的政治發展道路。
全過程人民民主突出地體現了新質民主的時代特征和實踐路徑。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一,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需要解決的問題。全過程人民民主,始終圍繞和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聚焦突出問題和明顯短板,回應人民群眾訴求和期盼,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當前,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資本主義系統性困境與世界社會主義思想復興和新興大國群體性崛起等國際政治景象更加凸顯,世界大國關于民主、人權、自由等政治價值的較量更加激烈。人類社會怎么了?世界將往何處去?身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人們已經看到,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創造出了以新質民主、中國之治為標志的人類政治文明新形態,人類政治文明的百花園必將隨著新質民主的發展而更加五彩斑斕、多姿多彩。
本文3月15日刊發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公眾號
(作者系民建北京市委常委、民建北京東城區委主委、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
責任編輯:王云娟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100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