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名濤:基層工作鍛煉的淺思考
吳名濤 2014年10月09日
2013年8月,我被民建市委選中,按照中共北京市委組織部的統一安排,前往基層單位掛職鍛煉,來到朝陽區某鄉掛職宣傳科副科長。 這對于缺乏基層實際工作鍛煉的我,是一次難得的機遇。記得來的第一天,我就下到村里接觸村民,這也是第一次跟農民實實在在地打交道。隨后的工作中,進社區,下農村,上工地,去現場,一身土,兩腳泥。通過編寫簡報,對基層的日常工作有了了解。作為從市級單位下來的干部,我也參加了很多從來沒有做過的工作,比如環境日上街撿拾垃圾,到工地、餐飲、六小門店進行安全檢查。 這一年多來,有兩件事給我印象很深刻,可以勾畫出在基層工作的側面。2013年11月,朝陽區十八里店的汽配城發生重大火災造成人員傷亡,一時間全區都動員起來,在事故發生的第二天早上就召開緊急會議,層層傳達。我所在的鄉也迅速行動起來,周末停休,所有工作人員分組下片,檢查安全隱患。我跟隨其中一組,重點檢查農村出租大院和社區地下空間的人口聚集,轄區商業消防和生產安全隱患,六小門店(小餐館、小理發館、小洗浴、小店鋪、小娛樂場所、小網吧)和“三合一”(儲存、生產、生活)情況。我看到了我們這個社會里最底層人的生活狀態,也看到了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針對這類事件,基層表現出了極大的動員力和豐富的工作經驗,僅僅幾天,就動員了巨大的力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制作大量宣傳橫幅,印制宣傳冊,甚至采購幾個大喇叭放到巡邏車在轄區內不間斷巡回播放。采取強力措施,調動能夠調動的力量,持續作戰,騰退了一批農村的出租大院,清理了一批地下空間,關停了不少六小門店和三合一場所,改善了環境,清理了無序涌入的流動人口。 還有一件事,今年七八月份間,這個鄉對一處100多戶的久征未拆的農村土地進行幫拆。在前一天臨近下班時開會分工,組織非常的嚴密。當天早上6點就到達現場,我也是第一次經歷這種陣勢,光動用的人手就有三四百人。我負責對清理出來的物品進行攝像取證。這期間也遇到過被拆遷人不配合甚至是抵觸的事,我們要冒著一定的危險去執行任務;也有的被拆遷人把我們給的新房鑰匙扔出去的情況。這種行動一共進行了7、8次。這種幫拆行動,使農民放棄幻想,重新開始談判,自行拆除。五年多沒有解決的問題,在一個月之內解決了。 在基層工作一年多的感受,到了街鄉這一級,其實就是跟老百姓的實實在在接觸,從環境衛生、流動人口、安全生產到辦準生證,遇到的問題都是老百姓的切身問題,確實需要用實際的工作辦法來解決。 我有幾點感受很深,第一是雷厲風行的工作態度。只要是領導拍了板定了的事,執行和貫徹的很快,馬上就會有很多的物力財力跟進,上下一心很快能顯出成效。第二是善于借勢借力,借力打力,上面提到的火災之后的大力整頓清理違規出租房屋;對歷史遺留的農村土地進行拆遷等,包括最近借助北京市第一道綠化隔離帶而要動遷一個整村。這些都是在某次突發事件或者大的政策背景下,及時對一些久拖不決的問題借助大勢予以根本性解決。三是善于鼓舞人心。經常提出一些口號,像擰成一股繩,一條心,一口氣;懂招呼,聽規矩,能辦事等等,這些口號都是大俗話,卻有一股神奇的魅力,真是能讓中層干部和社區、村里的干部有干勁,執行力強了,各項工作都能往前推。我能感受到他們的那種向上的干勁。 在基層工作中,還存在一些深刻的問題。鄉鎮相對于街道來講,除了保障社會民生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是發展經濟。因為還有農村地區,所以首要的是解決當地農民的生活問題。在農村拆遷過程中,如何協調好各方利益是非常棘手的問題。現有的農民將房屋出租給外地流動人口,所造成的巨大環境壓力如何解決?如何解決農民的農轉居和組織化管理等等。在社區,更多的是存在“兩層皮”的問題,社區一天到晚忙于應付上面的各種報表,大量的工作都是在自我循環,沒有和百姓民生充分對接。對老百姓的需求也不了解,每次組織活動只有不工作的老年人參與,跟社區里的中青年居民接觸不上。還有一個問題,很多具體的工作,完全在于街鄉一級的工作態度和方法。特別是在北京這種大城市,外地人口無序涌入、環境臟亂差、群租房、違建等問題,最后都要落在街鄉來解決。如果所有的基層組織能都真正把工作干好,做到守土有責,這些問題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但是現在看,各個地區還是很不平均。我所在的這個鄉,各個方面工作還是做的不錯的。 作為一名承擔社情民意信息采編工作的民主黨派干部,其實這次基層鍛煉對我來說不僅豐富了工作閱歷,而且使我更深更準的看待一些問題。以前是飄在上頭,宏觀的東西多,實際的東西少。我感覺許多在基層遇到的實際問題,正是我們參政議政的好的切入點。來自基層群眾的呼聲,才是政府需要著重解決的方向。以后我們搞一些涉及到民生的調研,真應該多去街道和鄉鎮,去實際了解情況。可以組織一批對信息有熱情的會員,與街鄉的領導和干部群眾座談,對接實際問題,應該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我在街鄉掛職已經一年多了,覺得收獲非常大。現在的所看所想,還處在一個比較淺顯的層次,更多的是皮毛的東西。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會更加深入思考一些問題,相信在明年結束掛職時,我會有更多更深的體會,要對得起這兩年的時光。 (作者工作單位:民建北京市委宣傳處) |
責任編輯: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100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