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北京市委教育委主任方德英:南疆支教續寫教育人生
?? 2025年04月15日
2025年初春,剛退休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原副校長方德英教授跨越四千公里,以"銀齡教師"身份奔赴新疆和田學院,將四十載教育經驗融入祖國南疆教育事業。這位深耕高校教學、科研與管理領域四十載的教育工作者,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退而不休"的責任擔當。
四十年耕耘:從中原到首都的育人之路
方德英教授,1964年生,河南南陽人,民建會員。2003年從天津大學信息管理與系統工程專業博士畢業,長期從事計算機科學、管理科學教學科研工作,三級教授。現任北京市朝陽區政協委員,民建中央科教委員會委員、民建北京市委委員、民建北京市委教育委員會主任。

方德英教授自1984年踏上講臺,先后在河南職業技術學院、河南科技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工商大學等六所高校任職,歷任教研室主任、經管學院副院長、科技處處長、副校長等職。作為計算機科學與管理科學領域的專家,他主持完成國家軟科學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等重大課題,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項、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2010年入選北京市拔尖創新人才。
跨越山海:花甲之年赴疆續寫教育情
2024年秋,即將退休的方德英教授在一次會議中,偶然了解到新疆和田學院這所2024年6月新設置成的高校,正處于建設關鍵期。
"看著學子們渴求知識的眼睛,我找到了人生新坐標。"今年2月,方德英教授毅然踏上援疆之路。

方德英教授在新疆和田學院為計算機專業學生授課。
面對新崗位、新環境,方德英教授深知青年學子的求知熱情與和田高等教育高職稱教師資源相對匱乏的現實形成鮮明對比。作為老教育工作者,他希望將畢生積累的專業知識、教學經驗和學科建設理念帶到這片熱土,助力培養一批“帶不走”的本地化專業人才,為邊疆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可持續的教學、科研力量。
“和田這片土地承載著中華文明的厚重與祖國山河的壯美。在花甲之年走進大漠綠洲,既是想用腳步丈量教科書里描繪的祖國西部,更是渴望以教師身份深度參與當地生活。”方德英教授吐露心聲。
教育情懷:讓胡楊精神與內地文脈交融
"教育幫扶不是單向輸出,而是雙向成長。"方德英教授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他不僅將"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的先進經驗引入新疆和田學院課堂,更致力于構建東西部高校交流橋梁,讓學校學子看到更廣闊的世界,也讓自己的教育人生在絲綢之路上綻放新的光彩。

方德英教授為新疆和田學院計算機學院青年教師傳經送寶。
面對沙漠邊緣的璀璨星空,這位60歲的教育工作者充滿期待:"我要做一顆扎根南疆的'教育胡楊',看著新疆和田學院的孩子們成長為建設家鄉的生力軍。"如今,方德英教授正以"銀齡"之名,在絲綢之路上續寫著育人新篇。
"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由教育部組織實施,面向西部地區急需的緊缺專業,遴選組織高校優秀退休教師支教支研,助力西部高等教育振興。據了解,2023-2024學年,共有1000余名像方德英教授這樣的銀齡教師活躍在西部教育一線。
責任編輯:王云娟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100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