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會員于航:以筆為刃,繪就南口戰役烽火長卷
高遠擎 ?? 2025年08月01日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民建昌平區工委企業支部會員、昌平區美術家協會主席于航在完成“元大都運河圖”“明十三陵”“居庸疊翠”“燕平八景”等一系列以昌平為主題的繪畫作品后,又歷時半年,創作完成了“南口戰役”主題作品,以藝術視角重現了1937年發生在昌平大地的那段浴血奮戰史。作為昌平會員,他始終秉持民建優良傳統,將對歷史的敬畏與對家鄉的熱愛融入筆端,用特色創作踐行參政黨成員社會職責,成為民建會員發揮專長服務地方文化建設的生動縮影。
1937年的南口戰役,是華北抗戰的重要一役。中國軍隊在南口及長城沿線與日軍展開18天殊死搏斗,以巨大犧牲阻滯了敵軍攻勢,彰顯了中華民族不屈的抗爭精神。這些鐫刻在昌平土地上的歷史,一直是于航心中的牽掛。

于航作為民建會員,始終牢記“愛國、民主、建設、團結、創新、奉獻”的共同價值理念,積極發揮藝術專長服務社會。為真實還原南口戰役場景,他帶著民建人的務實與嚴謹,多次走訪戰役遺址、請教文史專家、翻閱泛黃的史料檔案,甚至實地模擬當年的戰斗地形。從戰士的眼神到硝煙的濃度,從長城的肌理到戰場的布局,每一個細節都反復打磨,只為讓歷史在畫卷上“活”起來。

“民建會員不僅要在經濟建設中貢獻力量,更要在文化傳承中主動作為。南口戰役的精神力量,值得我們用各種方式去守護和傳遞。”于航的話道出了創作的初心。這組畫作中,有沖鋒陷陣的英勇、有軍民互助的溫暖、有寧死不屈的堅毅,畫面交織著悲壯與力量,讓觀者深刻感受到那段歷史的厚重。
此前,于航就曾以民建會員身份參與多項地方文化創作,其系列大型主題繪畫作品,生動展現了運河文化、明陵文化和長城文化的魅力,成為昌平文化對外展示的一張名片,體現了民建會員在文化領域的擔當。此次南口戰役作品,更是他傳承紅色基因的又一實踐。

于航希望通過民建昌平區工委的平臺,聯合地方文化部門,通過舉辦專題展覽、進校園開展歷史宣講等方式,讓這些畫作成為宣傳南口戰役歷史的載體。他表示,作為民建會員,未來將繼續以畫筆為橋梁,挖掘更多本土歷史故事,為傳承紅色文化、傳統文化、助力地方文化建設貢獻民建力量,讓民建人的擔當在文化傳承中彰顯生生不息的活力。
責任編輯:崔天虹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100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