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曉:用一支筆、一件事、一群人、一盤棋講好民建故事 凝聚奮進力量
欲曉 ?? 2025年06月19日
從2018年民建西城區委志愿服務中心正式成立,成為第一個以民主黨派為主體在“志愿北京”平臺正式注冊的志愿服務組織,到2023年北京民建同心志愿服務中心成為“北京市一級志愿服務組織”至今的七年里,我漸漸學會用一支筆、聚焦一件事、凝聚一群人、為民建宣傳下好一盤棋,讓志愿服務的星星之火化作民建精神的燎原之光。
一支筆:小切口折射民建大情懷
如何用好一只筆,以小切口折射民建人的大情懷?在今年的獲獎作品《“民建有愛·同心助學” 和孩子們共赴五年之約——西城志愿服務中心成功舉辦河北豐寧塔溝小學“走進課本里的北京”研學之旅》的這篇報道中,以“一場跨越五年的約定”,將民建志愿團隊,六年間風雨無阻,行駛6800公里,128名骨干志愿者,56位專家教授、名人名師支教豐寧的幫扶歷程,凝練于塔溝小學的蛻變。民建志愿者從捐贈物資的“輸血”到研學啟智的“造血”,從泛黃課本里的北京城,到孩子們在天壇回音壁下的傳聲筒,我們讓政治性命題在支教幫扶故事中,展現出了民建的溫度。當天安門前,豐寧塔溝小學同學們的紅領巾與五星紅旗同框,教科書里的歷史影像,仿佛通過民建人的肩膀照進現實。
一件事:從選題到民建故事的淬煉
初涉黨派宣傳時對選題非常迷茫,我記得多年前有一次交稿件時聽到一句評價:“你這篇文章和民建工作有什么關系嗎?”這句話深深刻在我的心里,至今還常常掛在嘴邊,這句話也指導著我這些年的志愿服務的工作方向:堅定的做有民建特色的志愿服務,堅定的圍繞民建中心工作,寫好身邊民建人、民建事,我始終堅信身邊的事是最好的新聞素材。
一群人:以志愿項目為載體的宣傳練兵場
我們帶動民建志愿服務團隊這一群人,用每一次志愿服務項目為載體,讓每一次志愿服務活動,成為培養宣傳人才的練兵場。在每一次志愿服務的策劃階段,會將活動稿件撰寫的方向、角度、稿件負責人的工作安排,作為策劃階段的重點任務。為了讓更多的民建會員參與到稿件的撰寫中,我們用商業管理中的“目標分解”思維,重新構造宣傳工作的流程,將宏大敘事拆解為人人可以參與的“微小任務”。在“同心助學”志愿服務中,我們讓每位參與項目的會員認領“三個”基礎動作:拍一張美照、做一段感動自己的視頻、寫一段今天的感想見聞。活動結束后組織會員一起完成稿件,從選題拆解到成稿潤色,幫助會員組合、修改、撰寫,用這樣的方法《“點亮心中夢想建設美,建設美好家鄉”村振興項目之愛心筑夢致遠》獲得民建北京市委優秀新聞作品。民建志愿團隊里已有多名新會員從“寫作小白”成長為獨立發稿人。通過帶動一群人,實現讓更多會員拿起筆,參與宣傳工作,激發了會員的傳播力,讓宣傳和傳播,不是少數人的獨奏,而是民建人共同譜寫的交響樂章。
一盤棋:為民建宣傳下好一盤棋
做好宣傳工作時時刻刻離不開民建西城區委的支持,2025年為落實民建中央和市委會關于會史大學習活動的工作部署,民建西城區委大力支持西城志愿服務中心,通過整合西城民建會員資源,策劃制作“學會史、承傳統、擔使命”視頻作品,制作民建的傳承故事、組織民建先賢后人口述會史、口述家風家教的傳承、撰寫原創會史詩朗誦等。同時,我們計劃今年將會史知識,植入支教課程、研學路線,開展尋訪民建先輩足跡等活動。
通過撰寫和宣傳民建志愿團隊的七載春秋,我深深體會到宣傳工作者既是歷史的記錄者,更是精神的鑄劍人。宣傳工作的本質是:用共同的經歷凝聚共識,用真實的故事傳遞信仰,好的宣傳不是一個活動的“說明書”,而是民建精神的“播種機”。未來,我們將繼續以“宣傳力”助推“服務力”,以筆為犁、以夢為馬,在講好民建故事的沃土上,讓每一次愛心行動都成為民建精神的生動展示。
(作者系北京民建同心志愿服務中心主任)
責任編輯:王云娟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100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