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羅衛:以投資者為本 從嚴打擊證券期貨違法行為
程丹 ?? 2025年03月10日
2025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法制委員會委員、中國證監會處罰委辦公室一級巡視員羅衛關注的問題均和強化資本市場監管執法,加大投資者保護力度有關。她建議,探索在北京上海試點金融案件“三合一”審判機制,加快出臺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釋。
羅衛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打假護秩序、護市場”始終是資本市場監管執法的重點,一個活力與秩序兼備的資本市場是證監會行政執法的工作目標。證監會將一以貫之依法從嚴打擊證券期貨違法行為,堅持做到“嚴而有度、嚴而有方、嚴而有效”,并將“以投資者為本的理念”始終貫穿在監管執法過程中。
加快出臺背信損害
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釋
證券時報記者:您今年重點關注哪些問題?有哪些考慮?
羅衛:我關注的問題和“探索在北京上海試點金融案件‘三合一’審判機制”有關。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與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提出了在證券期貨領域探索刑事、行政、民事案件管轄“三合一”的安排。希望能在北京金融法院、上海金融法院試點金融刑事、行政、民事案件“三合一”審判改革,以實現金融案件一體辦理,“一站式”處理各類金融糾紛。簡而言之,在現有審判體制下,增加賦予兩家金融法院管轄轄區內由中院受理的金融刑事案件的權限。
最近幾年,各方對加快出臺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釋已基本達成共識,證監會和公安部、最高檢、最高法等單位也就推動司法解釋出臺開展了系列工作。目前,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釋相關研究已經較為成熟,建議最高法、最高檢盡快推動制定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釋。
監管執法更要強調
“以投資者為本”
證券時報記者:2024年,證監會堅決落實黨中央關于金融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要求,依法嚴懲資本市場違法行為,“以投資者為本的理念”在監管執法層面應該如何體現?
羅衛:證監會在監管執法中始終堅持投資者的主體價值和中心地位,持續提升投資者安全感。監管執法要更加強調“以投資者為本的理念”,需要從四個方面著手:一是堅持從嚴執法形成有力震懾。對欺詐發行、財務造假、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等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的違法行為敢于亮劍、保持高壓。二是堅持為民執法增強市場信心。在個案的處理上,要更多站在保護投資者的角度考量,既做好“技術判斷”,更做好“價值判斷”。三是堅持精準執法穩定市場預期。在處理證券期貨違法案件時,須強調執法的精準性,既要嚴厲打擊以身犯險的違法者,又要防止誤傷無辜的第三人;既要“打首惡”與“懲幫兇”并舉,又要兼顧打擊的力度與執法的溫度,做到科學分層處理、過罰相當、寬嚴相濟,有效規范行政裁量權行使。四是堅持協同執法加強立體追責。構建行政執法、民事追責、刑事打擊“三位一體”的立體化追責體系,持續加大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實現全鏈條追責,既讓投資者獲得“真金白銀”的賠償,也讓以身試法者付出“人財兩空”的代價。
依法從嚴打擊
證券期貨違法行為
證券時報記者:如何看待監管執法與市場活力的關系?
羅衛:證監會為保證資本市場有序發展,必須依法履行監管職責。對那些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必須嚴懲不貸。特定情形下,個別投資者對證監會的監管執法會存在一些誤解,認為嚴厲打擊資本市場違法行為會影響市場活力,比如認為打擊操縱市場、內幕交易,可能抑制市場交易的活躍度;認為嚴厲懲處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信息披露違法,可能制造更多“利空”信息,造成個股波動甚至退市。
我們理解上述觀點有失偏頗。如果說市場的力量給資本市場帶來生機活力,那么監管的力量則讓資本市場秩序有度。從長遠看、整體看,打擊“割韭菜”的操縱市場行為,懲處“偷錢財”的內幕交易行為,嚴懲“做假賬”“說假話”的信息披露違法行為,追責中介機構不履行“看門人”職責的失職行為等,有利于從根本上重塑資本市場生態,扭轉“公眾公司不公”“董事不懂事”“私募不私”等亂象,提升資本市場誠信水平。下一步,證監會將一以貫之依法從嚴打擊證券期貨違法行為,堅持做到“嚴而有度、嚴而有方、嚴而有效”。
一是區分違法行為嚴重程度,將執法重心放在懲治嚴重擾亂資本市場秩序、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投資者深惡痛絕的違法行為。對主動改正違法行為、積極賠付投資者、消除影響的違法主體,依法從輕、減輕處罰。完善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綜合運用先行賠付、執法當事人承諾制度等方式化解矛盾,既保持執法力度,又釋放執法溫度。二是持續提升監管執法的法治化規范化水平。嚴格落實《行政處罰裁量基本規則》,完善執法程序、規范裁量行為,避免處罰結果畸輕畸重、同事不同罰或者顯失公正。三是注重防治并舉,做好源頭治理。從源頭上提升資本市場治理水平,凈化市場生態,減少、遏制違法行為發生,實現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四是注重發揮各方合力,持續強化立體追責體系。通過民事、行政、刑事立體追責提高違法成本,使違法犯罪分子不敢犯、不能犯。
責任編輯:崔天虹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100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