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舉志愿服務旗幟 奮戰在首都抗疫一線
——民建西城區委“同心抗疫 志愿有我” 應急志愿服務隊抗疫紀實
欲曉 ?? 2022年07月04日
2022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攪亂了京城的正常。四月下旬之后,疫情再次肆虐。疫情就是命令、就是戰斗,在民建西城區委的直接指揮下,以中國民主建國會北京市西城區委員會志愿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民建西城志愿服務中心)為基礎,全區會員積極參與,快速成立應急志愿服務隊、并立即投入抗疫一線。在志愿服務隊組織者的悉心安排下,廣大西城民建會員不畏艱辛、克服困難,圓滿完成了上級組織交辦的多次試劑轉運、核酸檢測和卡口值守等任務,強有力地支持了西城區的抗疫工作,為首都抗疫斗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成為抗疫一線的一道靚麗風景。
挺身而出:抗擊疫情,關鍵時刻有我!我們決不做旁觀者!
1月25日傍晚,西城區團委志服指導中心李彬彬主任在西城區志愿組織負責人微信群里,發了一條群公告:“第二天急需核酸檢測志愿者,……”由于各個志愿組織都在支援北京冬奧會,群里一直沒有回應。我們民建西城志愿服務中心的志愿者多是活躍在各行各業、各個單位的企業負責人,大家都有本職工作,沒有任何事先準備、極端時間內組織大家應急支援,難度非常大。想到西城民建在歷次社會活動、志愿活動中的優秀表現,結合對骨干志愿者的了解,我相信大家一定會挺身而出。于是,在晚上9:30給李彬彬主任留言:民建志愿服務中心報名,稍后確定人數。然后我馬上開始逐個打電話、逐一落實參加人員。這一天是農歷臘月二十三、小年夜,這一夜的經歷我至今難忘。

圖為2022年1月志愿者們在什剎海街道陟山門社區
第二天,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民建西城志愿服務中心的志愿者們站在什剎海街道陟山門社區,開啟了2022年與新冠疫情較量的戰役。我們知道,我們守衛的是自己的家園,我們的身后就是我們的家人、朋友、同事,我們不做旁觀者,我們要戰斗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勇于擔當:我們是“知西城、愛西城、奉獻在西城”的西城民建人
4月22日,首都疫情防控形勢再次驟然緊張,開始了新一輪大規模核酸篩查。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和難以預判的發展態勢,民建西城區委領導找我談話,希望依托已有的民建西城志愿服務中心成立“同心抗疫 志愿有我”應急志愿服務隊。5月17日,民建西城區委發布通知,號召廣大會員積極參與到抗疫一線的工作中。在短短的一天時間里,民建西城志愿服務中心的線上報名平臺就收到180余人的報名信息,既有區委領導、支部負責人,也有普通會員,并且報名人數還在不斷增長。18日下午,民建西城志愿服務中心收到來自什剎海街道、西長安街街道、德勝街道的援助請求。不到半天的時間,民建西城志愿服務中心迅速通過線上落實安排好不同社區點位的志愿者的任務。
志愿者日記摘抄——欲曉
5月17日
昨天,民建西城區委劉井坤主委打來電話:7點我到您樓下,我們見一面。……
今天忽然發現,我成為了180人的微信群群主,群內人數不斷上升、很快超過了200人,我知道責任重大。區委發通知全區動員,骨干會員積極參與支援大規模核酸篩查,招募抗疫志愿者。
5月18日
下午3點收到區團委、志愿服務指導中心和街道的求援信息:什剎海街道、德勝街道、西長安街街道需要支援。三個街道同時招募30位志愿者,半天的時間能不能同時招募到這么多志愿者我心里沒底。但是,疫情就是命令,我們必須沖上去。
深夜12點什剎海街道的負責人打來電話:剛剛大紅羅廠三人陽性確診,明天你們如果選擇不來,我們也能夠理解……
5月19日
清晨,
什剎海街道志愿者全體準點到崗,……
西長安街街道志愿者全體準時到崗,……
5月20日
增設德勝街道支援志愿小組,全體志愿者準時到崗。
志愿者心語摘抄
5月19日什剎海街道西什庫社區
王蘭:感謝今天的民建志愿者、一大早6點多都全部到崗了。穿好從頭到腳的大白,武裝的嚴嚴實實、大家認真負責掃碼身份證,維護秩序。體現了民建會員的社會責任為已任的擔當、負責。
金璨:今天圓了我的“大白”夢,為了這一天我準備了好久,為了保障服務的時間,我還穿上了紙尿褲。很多居民說謝謝,心里特別開心,正是因為被人民需要,他們的每一聲道謝,讓我感受到了獲得感和幸福感。希望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 疫情早日結束。
芮兵:“千里不辭行路遠,時光早晚到天涯”當前疫情防控又進入了關鍵時期,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我們無私奉獻、擔當作為,體現了作為民建人的大愛與責任,我相信勝利就在前方。
5月24日展覽路街道
李衛東:通過參加疫情防控工作讓我進一步感受到廣大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工作的艱辛,正是他們的負重前行才有今日的疫情防控成果。雖然已經摘下志愿者的袖標,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份子,今后我會把疫情防控的精神繼續傳承下去,在工作生活中積極實踐,為首都的防疫穩定繼續做出貢獻!
高舉旗幟:把責任與擔當寫在旗幟上、刻在骨子里的民建志愿者
志愿者活動摘抄——西長安街上綻放的志愿花朵
5月23日西長安街街道辦事處
包連鎖和山丹夫妻二人第一個連續三天報名西長安街志愿者,山丹第一天做志愿服務的時候不慎摔倒了,雙腿大面積摔傷,在緊張的工作中的山丹顧不上腿疼,從早6:30到崗就緊鑼密鼓的開始了各項培訓,忍痛行走在西長安街街道的核酸點位清點收集核酸試劑管,晚上到家發現雙腿黑紫,已經疼得寸步難行。不巧的是山丹的丈夫包連鎖,也由于第一天的緊張工作一天沒顧上喝水,導致了痛風復發。夫妻二人吃了止疼藥,悄悄的隱瞞了倆人的傷情,第二天6:30準時集合,奔走在西長安街道的各個核酸點。
67歲的張學靜大姐,是民建志愿服務中心援助西長安街道最年長的志愿者。每次運送試劑回來,略有暈車的大姐都是滿頭大汗,每次大姐只是摘下口罩擦擦汗,笑著說:沒事,沒事。
1995年加入民建的楊智利大哥入會27年,他做志愿工作認真負責,每一項工作都事先做好筆記,有年輕志愿者驚嘆道:您入會的時候,我才3歲!
21歲的“民建二代”那森說:疫情漫長,每天都能看到窗外排隊做核酸的居民。從早上的8點到下午的6點醫護人員和志愿者們頂著烈日忙碌,我希望成為一名志愿者出一份自己微薄之力。特別榮幸和叔叔嬸嬸一起加入了民建志愿服務隊,通過這次做志愿者的經歷,讓我感到人性的偉大,總有一批又一批敢于迎難而上的人們為自己的家園奉獻努力,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疫情才能得以控制。

民建志愿者變身“大白”“小藍”用實際行動傳踐行民建會員刻在骨子里的責任與擔當。
精心組織:在志愿者活動中融入了科學管理


志愿者利用工作間歇時間,練習快速清點核酸試劑管。
志愿現場花絮
5月21日德外街道裕中西里社區
王蘭剛結束了什剎海街道核酸檢測的支援工作,得知德外街道的志愿者已經奮戰了好多天,第二天就馬上支援到德勝街道。王蘭:我們在志愿者工作中、遇有推著輪椅顫顫巍巍來的老倆口我馬上迎過去:大媽您到前邊來不用排隊了,遇到孕婦,我會主動接她前邊來,免去排隊在炎熱的人流中的等侯。一眼看去的就是該上網課的學生:寶貝兒快前邊來不排隊了馬上做了、快回家網課去啊。每次活動結束脫下大白的時刻瞬間全身感覺透氣了,一上午的滴水未進,馬上喝口水、上個廁所是當時最幸福的事了。
宣武中醫院口腔科宋輝主任,從早上到中午工作結束,全程身穿“大白”掃碼信息錄入,未離開過一步。當他脫下大白露出醫生服時,身邊的人驚呼,哎呀,您是大夫啊?!掃身份證真是大材小用了。宋主任淡淡地說:哪里需要哪里干。
鐵路文工團的相聲演員張偉,連續兩天堅持在掃碼崗位,汗流浹背的同時,用他特有的幽默風趣,帶給周圍的人們一陣陣快樂的清風。張偉:5月20日、5月21日,一個愛的季節,愛的日子,炎炎烈日下用愛心服務。我在信息錄入過程當中,發現有好幾個是昨天和今天過生日的,一句生日快樂,一句你真漂亮,一句老爺子您真有90了嗎?阿姨你頂多是38歲,您的這身體真棒……他們開心我快樂,我奉獻我自豪。這樣就可以讓燥熱的空氣中注入了一絲絲的涼意,讓受檢的人民群眾感覺到我們的不一樣,這或許作為一個民建會員,作為一個語言工作者,作為一個相聲演員工作之外最大的快樂。
崔文陽人高馬大,社區提供的“大白”沒有合適他穿的號,“小蘭”勉強套上,但是小蘭穿上就像個系不上扣的上衣,后背全露在外面,根本做不到防護,大家又擔心又著急都和他開玩笑:防護基本靠命。但是崔文陽每天都在掃碼崗位上,認認真真一絲不茍。崔文陽:兩天的社區志愿者工作感觸很深,社區工作是與人民群眾接觸的基礎窗口,當好志愿者確實不易,要做好被埋怨和誤會的準備。抗疫工作刻不容緩,我們要舍小保大,積極響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岳明:核酸檢測志愿者工作,是個貌似普通實則艱巨的任務,責任心和耐心及溝通能力必不可少的,用心做好每個細節,才能贏得群眾的認可。

每天的創意照片展示,已經成為志愿小伙伴最歡樂的時刻

開展抗疫志愿攝影比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隊伍
責任編輯:黃姍薇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100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