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 新形式
民建北京市委舉辦“新·好時政漫談”活動
文/王建杰 圖/劉輝 劉海梅 ?? 2020年07月09日

7月7日,高考第一天,一堂別開生面的“時政”課正悄然進行。經過緊鑼密鼓地籌備,由中共北京市委統戰部倡議發起,民建市委組織舉辦的“新·好時政漫談”活動,在北京聯合偉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如期舉辦。
中共北京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劉先傳,民建北京市委主委司馬紅、常務副主委任學良、專職副主委李申虹、秘書長王虹,市委統戰部黨派處處長薛晏、副處長李琰等領導在公司董事長、民建會員劉廷瑞的陪同下,饒有興致地參觀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在贊嘆科技強大的同時,大家對中國經濟的企穩回暖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新·好時政漫談”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新”“三好”要求,全面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的重要舉措。聯合各民主黨派,采用漫談的形式探討時政,是市委統戰部一種新的工作模式創新。在民建籌備會上,司馬紅主委說,在寬松的環境下,大家圍繞主題暢所欲言,漫而不濫,漫而不散,通過思想交鋒凝聚共識是漫談的宗旨,這對民建而言是一種嘗試,一定要辦好。
公司展廳里,沒有橫幅,沒有花束,幾張隨意擺放的辦公桌,展臺上的顯示器,不像會場,倒像是一間開放教室。一切從簡,似乎和當下的經濟形勢很契合。雖然組織工作周密到位,然而大家對這種活動形式并沒有十足的成功把握。民建市委高度重視此次活動,任學良親自主持。他用極簡的開場白為活動定下了務實的基調:大家發言,不用穿靴戴帽,直奔主題。
對于在疫情常態化下民營企業復工達產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對策,與會者展開了熱烈的研討。

民建東城區委主委、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所所長張樹華說,新時代,面對國際復雜形勢,我們要外抗壓力,內生動力。我們要激發企業的活力和創造力,培養造就一支宏大的,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勇于擔當的企業家隊伍。

民建海淀區委副主委、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復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趙曉光說,疫情防控斗爭實踐再次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經濟社會是一個動態循環系統,我國的經濟社會生活不能長時間停擺,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必須全面復工達產復消費,這是保就業保民生的大事。我們對二百多家民企進行了調研并進行數據分析,企業目前最缺的還是精準的政策支持。

民建懷柔支部主委、北京市密云區政府副區長馬春秀說,北京市出臺了一系列企業幫扶政策。建議要加大政策宣傳執行力度,強化復工達產保障措施,加強金融服務保障,并通過新業態、新模式,積極采取線上辦公、有序復工、轉型升級等自救措施,把疫情對生產經營的影響降到最低。

民建市委國企委主任、中國華能國際電力開發公司審計部主任王文勇說,目前穩就業是第一位的,穩就業實際上也是穩民生。政府應該出臺有針對性的政策,引導鼓勵企業復工達產的同時樹立人們的信心。

民建會員、北京市房山區政府副區長高武軍說,企業拼命抓復工達產,而對政府出臺的很多幫扶政策不了解。建議引入駐廠員制度,幫助企業充分利用好政府的相關政策。政府在優化營商環境、構建產業生態、提供場景應用方面,也應加大服務力度。
扎實的調研,理性的表達,相同中存共鳴,不同處尋共識,“課堂”氣氛輕松而不懈怠,濃烈而不凌亂,絲絲入扣,行云流水。
對這堂“課”上的表現,司馬紅給予了高度肯定。她表示,大家做了充分準備,從自身專業出發,結合崗位工作實際,針對民營企業復工達產、未來發展以及可能面臨的困難提出了真知灼見,將這些智慧成果轉化成參政議政成果,為促進全市社會穩定和經濟恢復提供決策參考,將是我們這次活動的最大收獲。特別感謝市委統戰部對民建工作的支持和指導,我們要認真總結經驗,持續舉辦,將“新·好時政漫談”辦成推動政治學習、促進履職實踐、加強交流溝通、發現培育人才的品牌活動。

司馬紅認為,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新階段,要防控與復工達產同時發力。政府制定政策也應“科學精準”,從企業實際需求出發,推進政策落地,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問題;要堅持競爭中性原則,讓民營企業能夠在要素獲取、準入許可、經營運行、政府采購等方面獲得同等機會;要多措并舉,加大消費促進、投資落地和融資支持力度,加快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政府支持企業技術轉型,企業自身也要主動尋求轉變和突破。
司馬紅對民建會員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站穩政治立場,堅定理想信念。民建市委正在開展制度自信專題教育活動,骨干會員要率先垂范,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不斷增進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二是發揮特色優勢,圍繞中心履職。廣大會員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始終胸懷“兩個大局”,充分發揮民建密切聯系經濟界的特色與優勢,圍繞“六穩”“六保”重點任務,積極建言獻策。三是加強自身建設,展示良好形象。今年是民建“全面加強作風建設”年,我們要認真開展思想作風、工作作風、紀律作風建設,用制度規范自身行為,樹立新時代參政黨的良好形象。

劉先傳在總結講話中指出,這次活動搞得非常成功,值得總結的東西很多。新好時政漫談是中共市委統戰部和各民主黨派共同開展的新的嘗試,是思想引導的平臺,自我教育的平臺,參政議政的平臺,聯誼交友的平臺。
他強調,我們要依靠信心走出困境。通過這次疫情,我們可以看到中西兩種政治制度的優劣,可以看到中國共產黨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治理國家的能力以及我們集中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我們四十年改革開放的巨大成果帶給我們中國人發展的信心是無可比擬的,民營企業的每一步發展,都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政策指引。我們要依靠學習走進新時代。要不斷加強政治學習,正確把握黨的方針政策,不斷提高我們自身的政治素養和政治把握能力。我們要依靠創新走向未來。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創新是不竭的動力,在變局中求變,依靠創新推動發展,為北京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作出貢獻。

“下課”了,“同學們”意猶未盡。對下節“課”,就像對中國經濟的未來一樣,大家充滿了熱情與期待。
責任編輯:崔天虹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100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