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區委開展制度自信專題教育活動高質量推進參政黨建設
?? 2020年11月19日
民建東城區委在民建北京市委和中共東城區委的領導下,立足界別優勢,打造“習思大講堂”特色品牌,團結引領全區廣大會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堅定的制度自信高質量推進東城區委自身建設,全面助力首都核心區經濟社會發展。
一、強化品牌引領,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中堅定制度自信
今年7月,東城區委制定了《開展制度自信專題教育活動工作方案》,成立了制度自信專題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將制度自信專題教育貫穿于思想政治建設全過程。強化 “習思大講堂”特色品牌,引導各支部、專委會通過專題講座、研討、座談等線上線下相結合形式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及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的意見》《民主黨派代表人士隊伍建設規劃(2018-2027)》《各民主黨派中央關于新時代組織發展工作座談會紀要》三個文件精神,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堅定制度自信。

將“習思大講堂”活動品牌與制度自信專題教育活動相結合,不斷鞏固和深化“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成果,堅持學習與培訓相結合,在深化政治共識和推動履職盡責上推進落實,努力實現主題教育與區委工作融合、與思想建設融合、與夯實共同思想政治共識深度融合。廣泛凝聚共識,舉辦云端智慧等專題講座、解讀《民法典》相關內容、走進文化產業園區考察調研、觀看《我和我的家鄉》等各類活動36場次,覆蓋會員2000多人次。

利用《新東城民建》、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強化宣傳引導,在每月的《新東城民建》開設“習思大講堂”專欄,擇要刊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論述,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截至目前,向民建市委報送宣傳稿件149篇。
二、發揮界別特色,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生動實踐中堅定制度自信
東城區委堅持把參政議政作為堅持多黨合作制度、履行參政黨職能的第一要務,充分發揮國有經濟、非公經濟和法律服務等領域人才匯聚、智力密集的特點和優勢,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先后到區委辦局、街道開展調研和座談8次,召開專題議政會4次,完成調研課題20項,提交黨派提案3篇,政協大會發言和議政會發言3篇,召開2次社情民意信息培訓會,反映社情民意信息556篇,圍繞市、區中心工作,全面助力服務首都核心區經濟社會發展。
三、聚焦界別優勢,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的顯著獨特優勢中堅定制度自信
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東城區委向全區會員發出倡議書,動員廣大會員積極行動,全面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斗中。據不完全統計,東城區委會員及會員企業向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等7家基金會累計捐款104.3萬元。向湖北等11個省市自治區累計捐款捐物1211.7萬元。會員崔瀾馨被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評為北京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崔瀾馨作為春苗基金會秘書長組織動員,收到80.5萬人次捐贈的款物8799.47萬元。會員及機關干部參與社區聯防聯控和群防群控1511人次。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東城區委將“專家百姓零距離、民建真情在社區”社會服務品牌做大做強。赴河北省豐寧縣調研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積極參與《北京民建公益基金同心圓公益計劃》扶貧捐助,為李泉窩鋪村的“愛心超市”捐贈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具。

四、加強自身建設,在深刻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職責使命中堅定制度自信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參政黨提出的“四新”“三好”系列要求,東城區委抓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全面貫徹落實“三個文件”精神,制定了《民主生活會制度》《內部監督制度》等工作制度,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對33個支部進行換屆規范發展程序,推進代表人士隊伍建設,推進并完成 “會員之家”的建設工作。

責任編輯:崔天虹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100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