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大局大勢 強化責任擔當
民建北京市委2020年工作回顧
?? 2020年12月31日
一年來,民建北京市委積極應對形勢變化,及時調整工作方式,危中求機,變中求新,團結帶領全市會員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一)群策群力投入疫情防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各級組織和廣大會員團結協作、共同奮戰,以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眾志成城克疫情、和衷共濟渡難關的“同心”之歌。
獲獎:
王剛、唐子人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
程京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狀
6名會員獲得“北京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
33名會員獲得“全國優秀會員”稱號受到民建中央表彰
7個集體獲得“全國先進集體”稱號受到民建中央表彰
20名會員獲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受到民建中央表彰
4個集體獲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受到民建中央表彰
40個集體獲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受到民建北京市委表彰
222名會員獲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受到民建北京市委表彰
關鍵詞:上下一心
市委會啟動應急機制,成立防控領導小組,設立信息收集與報送、情況統計等8個工作小組,堅定支持和全力參與疫情防控。
領導小組召開6次會議,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民建中央和中共市委相關要求。
向全市會員發出倡議和公開信,帶領全市會員有序參與防疫情、促發展的工作。
各級組織堅守崗位,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廣大會員聞令而動、積極響應,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貢獻智慧和力量。
關鍵詞:堅定信心
瞄準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點難點,報送綜合建議約100篇。《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與應對之策》等多篇成果被民建中央采用;《關于在疫情防控中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及構建社區安全生活圈的建議》等4篇成果獲得北京市領導重視。
收集社情民意信息1240篇,整理報送289篇,得到各級部門采納69篇;《疫情中應重視我市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及防控》《關于疫情期間加大對棚戶區改造項目政策支持的建議》獲得北京市領導重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狀態評估和模擬預測研究》被中央有關部門采用。
調研走訪醫藥衛生、高新科技和民生服務等領域會員企業,完成《關于新冠疫情防控新形勢下北京企業復工復產情況調研及政策建議》。
面向中小企業開設公益課堂和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借助“建華課堂”“科技幫”“企業家沙龍”等平臺,建立會員企業協同互助機制,引導會員企業搶抓時機恢復生產經營,轉產防控物資,助力科技戰“疫”。
關鍵詞:奉獻愛心
全市民建會員、會員企業捐贈各類防護物資折價約為6523萬元,會同機關干部捐款2818萬元,其中通過在思源工程基金設立專戶募集捐款118萬余元,向湖北省黃岡市等地醫療機構捐贈醫用手套85萬雙,向朝陽、豐臺和門頭溝區疾控中心捐贈3臺負壓救護車。
積極投身下沉值守,會員參與社區防控15986人次,全體機關干部為社區服務968人次。
11名會內醫務工作者參與一線抗疫,3人奔赴武漢最前線,圓滿完成任務凱旋。
關鍵詞:凝聚人心
堅守自有宣傳陣地,借力主流新聞媒體。密切關注會員思想動態并進行正確引導,生動講述北京民建抗疫故事,匯聚起抗擊疫情的巨大精神力量。
市委會網站第一時間開設“萬眾一心,助力防控,北京民建在行動”專題,刊發抗疫稿件694篇,民建中央采用331篇。
微信公眾號大年初一發出抗疫報道,推出抗疫專題,推送文章111篇,閱讀量達7.5萬余人次。
《北京民建》編發5期專欄,完成66位抗疫典型人物事跡稿件84篇。
各級組織和會員創作多種形式的藝術作品,禮贊抗疫英雄,謳歌時代精神。
形成外宣成果346篇,168篇文章在中央級主流新聞媒體刊登,樹立起北京民建良好的社會形象。
(二)精準發力加強自身建設
嚴格貫徹落實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的要求,以“作風建設年”活動為重點,思想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履職能力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協調推進、協同發力,推動自身建設再上新臺階。
關鍵詞:制度自信專題教育
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主線,緊扣制度自信教育這一主題,突出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一重要內容,持續推進“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著力強化政治引領、思想引導和共識教育。
理論學習中心組圍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學習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等主題組織6次集中學習;嚴格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座談會制度,做到季度有重點、月度有安排。
以“民建在新時代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為主題,明確民建在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的作用、黨派成員思想政治引導等5個選題方向,集體攻關形成理論研究成果23篇。
利用新媒體開展會員教育引導,微信公眾號推出16期《中國制度面對面》微課堂,6期“我們一起學會史”線上答題;
選送25個作品參加首都統一戰線“奮斗·2020”微視頻展播,4個入選優秀作品;參與錄制《接過父輩的旗幟》系列音視頻節目。
完成北京民建志(1998-2012)編寫,為籌建首都多黨合作實踐教育基地提供支持。
關鍵詞:組織建設
把貫徹落實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的要求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年度工作要點,納入領導班子述職和民主評議內容,形成全面落實的局面。
堅持民主集中制,召開主委辦公會議20次,主委會議10次,常委會議8次。
指導保障區級組織、基層組織平穩有序完成屆中和換屆調整,開展區級領導班子履職情況調研和成員情況分析。
嚴把政策關,制定會員發展規劃,嚴格執行標準,把握發展速度。
創新授課形式,優化課程設置,線上舉辦基層組織負責人學習班和兩期新會員學習班,617名會員參加;據不完全統計,全市會員和機關干部近2萬人次參加會內、政協系統、統戰系統的各類學習培訓。
建立代表人士數據庫和優秀中青年骨干數據庫。專門委員會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為市委會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推動建成24個會員之家,實現16個區級組織全覆蓋,形成“同心學堂”“科創沙龍”等一批特色品牌。
舉辦3期“新·好時政漫談”,打造推動政治學習、促進履職實踐、加強交流溝通、發現培育人才的平臺。
關鍵詞:作風建設
按照民建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堅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以加強領導班子作風建設為重點,端正思想作風,改進工作作風,嚴格紀律要求,推進機關建設,以作風建設的實際成效推動工作高質量開展。
制定市委會作風建設實施方案,明確進度安排及任務分工,召開全市動員部署大會,壓實工作責任,明確任務清單。
市委會班子成員以身作則,帶頭學、研、查、改,開好述職評議會和民主生活會;各區迅速行動,共抓落實。各級領導班子將加強作風建設與其他工作有機結合,把學習教育、調查研究和整改落實貫穿全過程,統籌兼顧、協同推進。
監督委員會列席市委會重要會議,分工聯系區級組織,對基層組織換屆進行監督調研,開展作風建設專題研究。
市委會機關開展“三治三強”專題教育,制定《機關干部作風行為八不準》嚴肅紀律,編發《應知應會政務名詞手冊》提升素養,以會史教育和業務培訓錘煉能力,用處室公約和警示教育強化規矩,形成講規矩守紀律、講擔當善作為、講奉獻重創新、講團結顧大局的良好局面。
關鍵詞:專委會? 突出特色
各專委會關注市委會重點課題,發揮主力軍作用,完成調研報告64篇。
經濟委員會深耕養老課題,促成朝陽區建立2個老年宜居環境示范社區;
資源環境委員會錨定北京市“十四五”規劃編制開展8大專題調研,圓滿完成研究任務;
理論委員會圍繞民建中央重點理論課題提交成果8篇;
金融委員會《理性看待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金融之影響》等多篇成果被民建中央采用;
法制委員會圍繞“為民營企業復工復產與經營發展提供法治保障”開展研究;
民營企業委員會關注“新冠疫情后繼續優化民營企業營商環境”問題;
國有企業委員會舉辦“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內容解讀與資本市場改革展望”講座;
青年工作委員會聯合文化委員會完成《構建文化產業供應鏈服務平臺 ?助力首都文化中小雙創企業發展》課題;
醫藥健康委員會成員恪盡職守,奮戰在抗疫醫療一線;
婦女委員會為豐寧兩年捐建價值26萬的“光明燈”,用愛心照亮扶貧路;
聯絡委員會邀請臺灣青年社團精英參加“冰雪情緣·青春有約”冬奧體驗營;
教育委員會成功舉辦“教育與機會平等”研討會。
關鍵詞:宣傳陣地
一網一號一刊協同用力。市委網站發稿1889篇,推薦稿件獲民建中央采用率90.6%,在全國省級組織中位居第一。微信公眾號關注人數4089人,推送文章289篇,篇數較去年增長70%,累計閱讀168214次。《北京民建》出版12期,刊發稿件332篇。在中央及省級以上主流媒體刊發各類報道457篇。
(三)盡心竭力增強履職成效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發揮優勢、全面履職”,克服疫情不利影響,積極主動作為,全面推進各項履職工作,為凝聚共識、優化決策、協調關系、維護穩定作出民建貢獻。
關鍵詞:議政建言 靶向發力
把“建言‘十四五’”作為年度參政議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圍繞政黨協商計劃,結合政協協商議題,確定10個重點課題,領導班子成員領銜帶隊,深入調研論證。
以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城市規劃與管理等7大項43小項為主題,面向全市征集相關成果。
全年開展各類線上線下調研200余次,完成調研成果222篇。《以政策系統化、服務標準化為抓手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調研報告獲第十四屆全市調研成果優秀獎。
圍繞市委市政府關注的“北京智能制造發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助力復工復產”“北京區域經濟發展”等難點問題,開展深入調研,形成10余篇建言專報,獲北京市委市政府重視,為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提供更加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其中“發揮‘自主可控協作機器人”支撐作用”的建議已在海淀區落地。
議政會圍繞“生態涵養區建設”和“城市體檢工作”主題的5份黨派發言廣受好評。
向市政協十三屆三次大會提交6件黨派提案和1件界別提案,《建設國際一流老年友好宜居環境的提案》被確定為重點督辦提案。
以“老齡化與城市發展”為主題召開第八屆北大城市論壇;舉辦以“新階段、新環境、新對策—后疫情時代的民營企業營商環境法治保障”為主題第十二屆非公經濟法制研討會;舉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建言‘十四五’規劃”研討會,近百萬人參與會議直播;“科技成果轉化實踐”研討會列入市科協決策咨詢沙龍項目,收到良好社會效果。
繼2018年“關于建設公共文化教育服務平臺”的提案成果轉化成“美逢?佳節”傳統節日主題活動后,與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合作建成“北京民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踐基地”。
創辦“星五信息沙龍”,圍繞熱點難點問題舉辦7期,拓寬信息獲取渠道,發現培養青年骨干;收集社情民意信息2830篇,報送648篇,得到各級部門采用235篇次。
關鍵詞:民主監督? 務求實效
2020年是民建北京市委對口朝陽區開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民主監督工作的收官之年。民建北京市委堅持把“提質增效”貫穿專項民主監督工作全過程,聚焦朝陽區疏整促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切身利益問題,切實履行職能,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發揮民建界別優勢,積極建言獻策,圍繞地下空間再利用形成監督性專報,圍繞大尺度綠化形成建言專報,引起北京市領導重視。
寓理論研究于監督實踐中,思考探尋專項民主監督工作的路徑、渠道、方法和機制,形成一批有見地、有價值的理論研究成果。
會員中的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特約人員,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關注國事、關注市情、關注民生,有效發揮民主監督作用。
關鍵詞:脫貧攻堅 鞏固成果
制定2020年脫貧攻堅工作實施方案和任務分解表。
市委會領導班子成員深入對口幫扶地區調研13人次,指導研究扶貧工作。
做好豐寧結對幫扶工作,籌款100萬元建設土城鎮食用菌加工扶貧車間;市委會網站、公眾號發布消費扶貧指南,會員企業開發豐寧商城APP、創建“車客模式”,力促消費扶貧金額達849萬元;深化旅游產業扶貧,攜手途家網助推豐寧民宿1-8月網上交易額增加82.5萬元;各區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學生普及科學知識、傳播非遺文化,幫助當地教師提升教學能力;12個區級組織及1個專委會分工對接14個愛心超市成為“名譽店主”,捐贈近28萬元物品充實貨源。
推進“黔貨出山”,幫助摘帽后的黔西謀產業、促就業。
繼續當好門頭溝房良村的“名譽戶主”,助力發展核桃產業,承接“8+1”行動三個幫扶項目。
與中華思源扶貧基金會合作設立“北京民建公益基金”專項賬戶,擦亮社會服務工作品牌。
二零二一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起步之年。新的一年,我們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在“全局之圖”中找準坐標,胸懷兩個大局,堅定必勝信心,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會的建設與會的工作深度融合,奮力在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開創新未來。
責任編輯:崔天虹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100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