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信息支部深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重走“進京趕考”路
王蓓菁 ?? 2021年10月08日
恰逢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為重溫中國共產黨帶領包括各界民主愛國人士在內的全體人民,歷經百年不屈不懈的革命斗爭歷程,近日,民建東城區委信息支部組織“重走進京趕考路”主題支部活動。這次活動參觀走訪1949年3月25日為迎接中國革命即將全面勝利,毛澤東率中共中央進駐北平路線中的重點節點——清華園火車站和頤和園益壽堂。信息支部主委畢建宇和十余會員及會友參加此次活動。
活動第一站是海淀區成府路的清華園火車站舊址。為更好了解歷史背景和深入理解精神內涵,信息支部邀請了進京“趕考”紅色探訪路的規劃研究單位——北京清城睿現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的專業人士進行講解。據介紹,當時清華園火車站于1910年京張鐵路建成通車后投入使用,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主設計修建的第一條鐵路干線,是我國重要的線型文化遺產以及工業遺產。在抗日戰爭的艱難時期,清華園車站將來自南方的椰子殼運送至綏遠抗日前線用于制作防御日軍的防毒面具,清華大學的貴重圖書及重要儀器也通過清華園車站運往西南后方。1949年3月,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后,黨中央決定將中央領導機關從河北西柏坡遷至北平,3月25日凌晨,毛澤東等中央首長由清華園車站下車進京。毛澤東將此次遷平比作“進京趕考”,清華園車站無聲地見證了這一偉大的歷史時刻。2020年,清華園車站舊址被列為北京市首批不可移動革命文物。
活動第二站,會員們沿著當年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進京線路來到頤和園益壽堂。1949年3月25日,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于當晚在益壽堂宴請黃炎培等著名民主人士,虛心推誠,鞏固統一戰線,共商建國大事,為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成功舉行奠定了基礎,生動呈現了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共同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拳拳之心。
通過此次活動,讓會員們深入了解到,毛澤東等第一代中共領導人對中國革命從農村斗爭走向全面政權建設的艱巨性、復雜性有著清醒的認識,形象地提出來“進京趕考”的時代命題。有了這樣的思想認識,再加上嚴密高效的組織機構建設,中國共產黨完成了戰爭與和平的艱難轉型。
這次主題教育活動,讓會員們更加充分地認識到,各民主黨派與共產黨在斗爭中發展了親密合作的友黨關系,積極參與到新中國的建設中,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各民主黨派變成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參政黨,并最終形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參政黨成員,在中國經濟建設的新時期,應該更積極地了解社情民意,充分發揮密切聯系經濟領域的特色和優勢,在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等方面發揮作用。
責任編輯:崔天虹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100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