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點滴心得
張曄 ?? 2022年01月04日
第一,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是對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史的總結,對于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治組織,一個擁有九千五百萬成員的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政黨,其本身也必將成為一個重要的歷史性文件載入史冊。
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上,以往曾有過兩次對自身發展歷史的總結,1947年4月中共六屆七中全會通過了《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至遵義會議期間中央的領導路線問題做出正式的結論,特別對第三次“左”傾路線做了深刻的檢討,在全黨確立毛澤東的領導地位,為中共七大召開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和認識基礎。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建國路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建國三十二年以來黨的重大歷史事件特別是“文化大革命”做出了正確的總結,科學地分析了在這些事件中黨的指導思想的正確和錯誤之處,分析了產生錯誤的主觀因素和社會原因,廓清了認識,理順了思想,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和全國人民的注意力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路線方針夯實了基礎,實現了偉大的歷史轉折。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之際,回顧黨的奮斗歷程,總結百年歷史經驗,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現實與歷史的責任,是一個勇于創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成熟的表現。“稽古振今,士風一奮”,一個能夠時刻把人民放在心中,躬身自省、居安思危的政黨,一定是能夠從勝利走向勝利的。
第二,“決議”所概括的“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的十條內容,包括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統一戰線、堅持自我革命等,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現階段的科學總結,具有根本性和長遠的指導意義。“統一戰線”是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大法寶之一。民建先賢黃炎培先生提出了“歷史周期律”,并與毛澤東共話突破歷史周期律的“窯洞對”,傳為統一戰線的美談。
“決議”指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黨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也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統一戰線是黨的百年奮斗歷史中重要的成功經驗,這是來自于長期的實踐,來自于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合作“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總結,是真理性的概括。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繼續發揮統一戰線制勝法寶的作用,創新發展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和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的基本職能,是民主黨派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根本遵循。
第三,民建作為密切聯系經濟界的民主黨派,貫徹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可以從三個方面展開。首先是探索、實踐、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2020年5月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更加尊重市場經濟一般規律,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資源的直接配置和對微觀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有效彌補市場失靈”,是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原則之一。顯而易見,這是以經濟界為特色的民建組織責無旁貸的義務。
其次,要發展和完善企業家精神。企業是經濟活動的主體,企業家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和經濟發展的推動者。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7月企業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明確指出了要“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民建組織中企業家占有重要比例。因此,弘揚企業家精神,勇于創新,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為實現共同富裕做出企業家的貢獻,是新時代企業家的責任。
最后,要深入開展民營經濟研究、發展民營經濟的實踐和理論。民建成員中企業家占有重要比例,其中民營企業家又占有多數,在新時代以最大的熱情、最豪邁的勇氣著力發展民營經濟是民建企業家會員高度自覺的體現。
(作者系民建海淀區委委員、海淀三綜支部副主委,民建海淀區委理論研究委員會主任)
責任編輯:崔天虹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100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