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會員嚴泰光:
嚴泰光 ?? 2023年03月08日
3月初,全國兩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在國際上俄烏沖突持續、通貨膨脹高企、國內后疫情時期面臨各種復雜形勢的大環境下,本次會議吸引了國際、國內各方人士的極大關注。李克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務實、嚴謹、細致,把過去一年、甚至五年來所做的工作,對今年的展望和規劃,都做了一一詳盡的表述,讓人信服、贊嘆,對未來充滿希望。
今年是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這一年的謀劃與部署、改革與奮斗、希望與憧憬,都將對中國長遠發展影響深遠。在意氣風發、準備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同時,我們作為民族黨派的一員、僑界人士的一員,應該有更高的站位、更敏銳的視角、更加強烈的責任感去推動和努力。如同報告所說,過去一年,我國經濟發展遇到疫情等國內外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過去五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經受了世界變局加快演變、新冠疫情沖擊、國內經濟下行等多重考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
聯合國報告預測,在2023年世界經濟增速將降至1.9%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增速將達到4.8%。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上調至5.2%,高出此前預測值0.8個百分點。對于我國發展形勢的客觀理解,需要從兩方面分析,2022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3.0%,而年初預計是5.5%;同期越南GDP為8.02%、菲律賓7.6%、印度6.7%、新加坡3.8%、韓國2.6%,西班牙5.5%、意大利3.9%、法國2.5%、德國1.8%、美國2.1%。
有代表說,我國社會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經濟增長內生動力積聚增強。今年經濟運行將實現整體好轉,增速達到正常水平是大概率事件。從這句話分析,我們能得出幾個較為客觀的結論:一是我們現階段還暫時處于恢復期,還沒有到大踏步發展的階段;二是今年的預期還是比較積極的,據國家統計局服3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升至52.6%,連續兩個月位于擴張區間(1月為50.1%);三是發展還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國內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我國發展仍面臨諸多兩難多難問題。
雖然問題和困難多多,從正向看我們的整體優勢是不可比擬的,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資源要素條件可支撐。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定調2023年經濟工作時強調: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近期,國外機構和媒體對我國的發展都做了較為積極的正向的預測。相信只要我們凝聚“發展”這一最大的共識,凝心聚力抓發展、務實篤行勇擔當,在穩健、務實、堅韌、自信的時代精神引領下,2023年實現持續的高質量發展就一定能實現。
(作者系民建北京市委資環委委員、民建海淀區委三綜支部會員、海淀區城市管理指揮中心科長)
責任編輯:黃姍薇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100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