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 2022年10月17日
編者按:
中共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新型政黨制度順應新時代,取得新發展。中共二十大召開在即,北京民建微信公眾號從即日起推出北京民建會員“見證?非凡十年”系列專訪,邀請會員中有代表性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講述所在領域的十年巨變、奮斗故事,彰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獨特優勢。
??
講述人:黃石松
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民建北京市委深耕養老領域十年,見證我國養老事業發展
中共十八大以來的這十年是我國養老事業發展取得輝煌成就的十年,養老服務頂層設計不斷完善,法律法規不斷健全,養老服務設施加快建設,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加快完善,老年人權益得到有效保障,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對此,長期致力于人口老齡化和養老領域問題研究的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黃石松感受尤為深刻,“縱觀我國養老事業發展這十年,也是民建北京市委深耕養老領域,不斷貢獻力量、凝聚共識的十年。”
據了解,民建北京市委自2011年起,就開始關注我國日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形勢,系統謀劃布局養老領域參政議政工作。由時任經濟專委會主任的黃石松牽頭,發揮聯系經濟界的界別優勢,匯聚會內養老領域專家學者,以會內養老一線企業家開辦的養老機構為實踐基地,成立常態化專項課題組,持續開展調查研究,提出建言報告。
黃石松介紹,民建北京市委11年來關注和研究的主題包括:居家養老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智慧養老、醫養結合、養老時間銀行、長期護理保險、農村養老、京津冀養老協同等重大問題。
近年來,民建北京市委立足北京超大城市養老事業發展,緊跟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政策導向和民生實踐,為我國養老產業發展提出一系列建設性和針對性的建議。多次承擔中共北京市委改革辦、北京市衛健委、北京市老齡辦委托的關于老齡產業發展的重大決策咨詢課題,提出了養老服務領域面臨的突出問題,并給出相應政策建議。
面對養老事業發展困境,從2015年起,民建北京市委開始聚焦養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突出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希望以此破解制約養老事業發展的難題,推動養老事業發展。
如何與時俱進探索養老新模式?民建北京市委就此展開廣泛調研,陸續提出居家養老服務、智慧養老、醫養結合、養老時間銀行、長期護理保險、農村養老、京津冀養老協同等新理念。
2016年以來,民建北京市委圍繞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展開多項調研并形成豐碩成果,其中多篇報告被北京市政協、民建中央作為提案上報。
疫情當下,養老機構怎么辦?針對疫情防控給養老機構運營帶來的挑戰,民建北京市委及時關注疫情防控以及數字鴻溝給老年人群帶來的生活困難,提出完善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養老機構運營監管的政策建議。
“無調研,不建言”,11年來,民建北京市委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調研,力求諫真言、行實效。堅持以專項課題調研組的名義,深入基層一線,真找問題,找真問題。走遍了北京市16個區政府機關、養老機構、社會組織、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家等,開展了大量的問卷調研、結構性訪談等,形成了一系列理論和實踐成果。
為了破解基層養老最后一米的體制機制障礙,2021年,民建北京市委課題組以石景山區八角街道為樣本,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調研訪談和問卷調查,提出了構建街道鄉鎮“一體化”養老服務體系的理論框架、法制基礎和路徑安排。
除了深入調研,提出一系列有價值的建言報告外,民建北京市委還致力于打造新型高端智庫品牌、創新養老領域合作機制。
民建北京市委與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合作,成功舉辦四屆“智匯養老北京高峰研討會”,發布專題研究報告,并以多種形式轉化為建言專報,在各大主流媒體線上線下宣傳報道,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應和社會影響力。
2015年,民建北京市委與北京市民政局建立了“結對合作”機制,參與重大決策意見。同年10月,成立以黨派成員為主體的非營利性民間智庫“北京老齡居養老產業促進中心”,致力于將參政議政和社會服務相結合,努力打造專注于老齡社會問題研究與實踐創新的新型智庫。
道阻且長,面對新時代多黨合作的新要求,民建北京市委將始終牢固樹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共識,守正創新,立足當前養老事業發展難題,深入開展重點、難點破解,力求建睿智之言,謀務實之策,做有益之事,不斷提高獻策質量和成果轉化能力。
責任編輯:王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