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清正廉潔、艱苦奮斗本色的孫起孟
?? 2024年10月14日

孫起孟
他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是中國民主建國會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也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參加者。1945年,他與黃炎培、章乃器、胡厥文等人一起,發起組織了民主建國會。1948年9月以后,他又與章乃器、施復亮代表民建,由香港赴東北解放區參加了籌備新政協工作。新中國成立后,起孟老長期擔任中國民主建國會、全國工商聯和中華職業教育社的領導職務,是第七、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第四、五、六屆中央委員會主席。

▲ 1979年10月19日,全國政協宴請民主黨派主要負責人。鄧小平(左一)與孫起孟(右二)親切交談。
“四愛”精神
1995年8月,孫起孟撰寫過一篇題為《愛國、愛黨、愛會、愛學》的文章,把民建老一輩身上的精神財富概括為“四愛”精神,認為這是使民建能夠建功立業與時俱進的精神動力。孫起孟是踐行“四愛”精神的楷模,把愛國、愛黨、愛會、愛學的精神融入了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反映在了他思想和作風的一言一行里。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孫起孟雖然身居高位,但行事低調謙和,從不炫耀自己的歷史。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孫起孟重新回到民建中央、全國工商聯和中華職教社的領導崗位,激情滿懷,忘我工作。
孫起孟高度重視民建自身建設,引領全體會員進一步增強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之路。他積極探索我國職業教育發展道路,主動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制定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的方針政策;1995年,他倡導實施“溫暖工程”,提出“燈亮一盞,光灑成片,不厭其小,務求其實”的宗旨,為發展職業培訓和捐資助學取得顯著成效,贏得社會各界廣泛贊譽。
在擔任七、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期間,孫起孟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堅持民主集中制,嚴格依法辦事,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參加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立法、監察、視察、考察和宣傳活動,為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和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三不”原則
孫起孟一生奉行責在人先、利居眾后,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他的“三不”原則:不收禮、不吃請、不祝壽。家里日常所用的床鋪、桌椅、書柜,多是50年代初政協機關配置、60年代折價賣給個人的老式家具,壞了修,修了用,舍不得丟掉。
孫起孟在生活上始終堅持低標準,工作上堅持高標準。他把畢生精力用在黨的統一戰線事業上,他在政務公務工作十分繁重的情況下,長期以來養成了早起的習慣,無論冬夏,在凌晨4時左右當人們還在睡夢中時,他已經坐在書桌前開始工作學習了。
《孫起孟文稿》第一至三冊在出版前,孫起孟重新作了修訂校正,那時他已經在醫院病榻上,病重不能說話,只能由秘書一篇篇念給他聽,他聽后用顫抖的手把修改意見寫在紙上,以頑強的意志克服病魔帶來的痛苦,終于完成了上百萬字的審稿工作。
輕車簡從,廉潔自律

▲孫起孟在一汽視察
八十年代孫起孟有一次去沈陽出差,穿著一身中山裝、一雙布鞋,拎著一只已經洗得發白的舊帆布旅行袋,在袋子的拉鏈上掛著一塊寫著“孫起孟”的牌子。那天到達沈陽時間已晚,民建遼寧省委會領導同志向起孟老解釋說,友誼賓館(省委招待所)正在裝修沒有房間,只能安排在鳳凰賓館住,這是一家中外合資的賓館,比較豪華,收費130多元一天。起孟老一到鳳凰賓館就說不行,負責接待的同志十分為難,只得說服起孟老今天暫住一晚,明晨設法轉到友誼賓館去住。第二天就將起孟老接到友誼賓館住,住在已經暫停使用的房間,那里房間確實很舊了,墻上油漆已剝落,但房價比鳳凰賓館省去一半。起孟老在那里住了幾天。
1988年9月,孫起孟率團出訪保加利亞,開展人民外交活動。出國時,他沒有皮鞋、沒有領帶、沒有西裝。領帶是向萬國權同志借的,西裝、皮鞋都是臨時買的。起孟老穿上西裝后,有人夸他這樣穿著很好、很精神。他笑著說,不舒服。

▲1991年3月17日,孫起孟與夫人王之慧在一起。
孫起孟同志為我國的多黨合作事業鞠躬盡瘁,深受人們的尊敬和愛戴。他是中國民主建國會和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的卓越領導人,他的高尚品德和無私奉獻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責任編輯:王云娟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100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