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建在抗美援朝運動中
沈鴻嫻、牛瑞和、陳美珍、任冠英 2011年01月10日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zhàn)60周年,1950年6月25日,美國以聯(lián)合國的旗號悍然侵略朝鮮,并把戰(zhàn)火燒到中朝邊界的鴨綠江和圖們江邊,中共中央根據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決策。中國人民志愿軍于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赴朝作戰(zhàn)赴朝作戰(zhàn)。在國內掀起了遍及全國城鄉(xiāng)的抗美援朝運動,民建北京市委組織廣大會員及所聯(lián)系的工商界群眾,積極行動起來,先將有關材料整理,以資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zhàn)60周年。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臺灣朝鮮運動委員會在北京成立,并在14日發(fā)出《關于舉行‘反對美國侵略臺灣朝鮮運動周”的通知》。抗美援朝運動開始播及全國,并形成第一個高潮。 當時,社會上有人認為,建國伊始,,最好“關門建設,何必引火燒身” ,針對這種情況,民建北京分會以新知識座談會的形式,先后舉辦二十多次報告會,進行形式教育,起到了宣傳教育、鼓舞斗志、團結動員廣大會員及所聯(lián)系的工商界群眾投身到抗美援朝運動中去的作用。 7月18日,民建北京市分會和北京市工商聯(lián)籌委會召開首都工商界反對美帝國主義侵略臺灣、朝鮮動員大會。7月22日,民建北京市分會舉行臨時會員大會暨第77次“新座會”,郭沫若副總理應邀到會,做了“反對美國侵略臺灣和朝鮮”的報告,到會600余人,禮堂場內爆滿,禮堂外的兩邊也擠滿了人,創(chuàng)造了座談會出席人數的最高記錄,氣氛熱烈,感人至深。時隔60年,一些老會員回憶起來,還仿佛置身其中。大會通過《宣言》和向朝鮮人民軍致敬電及慰問信。 9月8日,民建北京市分會致電聯(lián)合國秘書長,表示堅決擁護《周恩來外長對日和約問題聲明》和《擁護毛主席加強抗美援朝工作的號召》。9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長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發(fā)出強烈抗議,莊嚴表示:“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0月8日,應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的請求,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略決策,全國欣起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愛國運動。 1950年10月8日,毛澤東代表中央軍委命令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參戰(zhàn)。10月19日,以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開始分別從安東(今丹東)、長甸河口、輯安等渡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參戰(zhàn)。 1950年10月26日,中國人民保衛(wèi)世界和平反對美國侵略委員會(簡稱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成立。全國掀起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愛國運動。 11月4日,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聯(lián)合發(fā)表宣言,“誓以全力擁護全國人民的正義要求,擁護全國人民在志愿基礎上為著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神圣任務而奮斗。” 成立一年多的民建北京市分會堅決響應黨的號召,圍繞抗美援朝,積極開展工作。11月7日,舉行首都工商界“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大會,大會提出五項愛國公約:①為支持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貢獻力量;②堅定立場,嚴防敵特,不信謠言;③加緊生產,促進物資交流;④保證做到不囤積、不倒把、繼續(xù)穩(wěn)定物價;⑤不套用資金,不擾亂金融。 18日發(fā)表的《關于“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運動”的宣教要點》,發(fā)動廣大會員參加這一歷史性的斗爭。 12月9日, 民建北京市分會與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舉行大會,聯(lián)合發(fā)表《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宣言。會上,首都工商界向中國人民志愿軍捐獻皮手套2100副、棉手套110副、毛背心400件、毛巾9666條、襪子1029雙、慰問袋50個,其它物品約244件。會后,傅華亭、劉一峰、浦潔修等率領北京市工商界5萬多人舉行慶祝平壤解放,反對美帝侵略示威大游行。游行隊伍由各行業(yè)負責人高舉紅旗作為先導,從先農壇出發(fā)經前門箭樓后分東西兩路,沿途振臂高呼,情緒激昂。這一示威游行,帶動了全國21個城市,僅就12月份就有70多萬人參加,掀起了抗美援朝運動的高潮。 11月29日至12月11日,民建總會舉行第一次擴大會議,通過《全國工商界團結起來,為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而奮斗》的政治報告。會議指出:“工商界在運動中的基本任務是疏通物資、穩(wěn)定市場、發(fā)展生產、鞏固經濟、踴躍納稅、保障供給,以實際行動支持抗美援朝”。會議期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分別作政治、經濟政策、統(tǒng)一戰(zhàn)線、勞資關系的報告,引導工商界把個人利益同國家利益結合起來。會議向毛澤東主席發(fā)了致敬電,表示“以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為當前的中心任務,團結全國工商界,為粉碎美帝國主義侵略而奮斗!”會后,民建北京市分會及時貫徹傳達了會議精神,并組織廣大會員認真進行學習,鼓舞廣大工商界的愛國熱情。 1951年2月16日,全國政協(xié)發(fā)出電文,號召把抗美援朝運動“進一步地普及和深入到每一農村、每一機關、每一學校、每一工廠、每一商店、每一街道和每一民族聚居的區(qū)域。”3月14日,抗美援朝總會發(fā)出通告,“努力普及深入抗美援朝的實際工作和宣傳教育工作,務使全國每一處每一人都受到這個愛國教育,都能積極參加這個愛國行動。”此后,抗美援朝運動進入了更加普及和深入發(fā)展的階段。 1951年6月1日,抗美援朝總會發(fā)出通告,號召全國各界同胞捐獻飛機、大炮。民建會員朱継圣 (仁立公司總經理、民建天津市委會員)凌其峻(仁立公司副總經理、民建北京市委會員)在仁立公司全體員工的倡導和支持下,代表仁立公司捐獻飛機一架,“仁立號”成為第一架捐獻抗美援朝的飛機,此舉在全國起到示范帶頭作用,得到毛澤東主席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贊揚。凌其峻后參加赴朝慰問團,親赴前線,回國后赴上海、武漢、四川等地做抗美援朝報告。 同時,一些民建會員帶領所在行業(yè)公會的同仁,積極捐獻飛機大炮,如在新藥業(yè)同業(yè)公會的王敏生等。 1951年7月28日,民建北京市分會正式成立“抗美援朝捐獻委員會”,凌其峻、傅華亭等15人為委員。民建北京市分會要求廣大會員積極響應民建總會提出的執(zhí)行愛國公約,捐獻飛機大炮,優(yōu)待軍烈屬的號召。在捐獻活動中,北京工商界共捐獻飛機31架。9月18日,民建北京市分會副主委傅華亭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舉辦的廣播大會上報告北京市工商界增產、捐獻的情況,并表示在原捐獻飛機31架的基礎上再捐9架共計40架。 廣播大會一結束, 全市工商戶紛紛行動起來,敲鑼打鼓地前往銀行繳納捐款,僅3個小時就繳款236295萬元①。至12月捐款額達648億多元,購買43架噴氣式戰(zhàn)斗機還有余。增產捐獻活動表現了廣大會員及其聯(lián)系的工商業(yè)者的愛國熱忱。 (注:文中人民幣數額為舊人民幣,1萬元為新人民幣1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