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黃大能先生
民建北京中國建材總院支部 2011年01月05日
黃大能先生是我支部的領導,又是德高望重的老會員。今年春節前夕,他攜夫人蔣秀娟參加我支部春節聚餐會,他雖年高94歲,但他思維記憶力很好,與每個會員親切握手,談笑風生,大家都衷心祝福他老人家健康長壽!
今年7月初,我們驚悉黃老住入醫院,處于昏迷狀態。我們支部準備派同志去看望他老人家,不幸的是,他于7月6日在京逝世,享年94歲。我支部十多位會員到八寶山參加黃大能先生的隆重追悼會,向他鞠躬告別,并向他的家人致以親切的慰問。
黃大能先生早年深受父親黃炎培愛國思想的熏陶,積極投身愛國運動,1943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50年加入中國民主建國會。1946年,他赴英留學,進修水泥工藝。1950年到我院工作,歷任副院長、副總工程師、技術顧問等職務。黃大能先生是我國著名水泥、混凝土技術專家,他具有較高的技術理論水平與實踐經驗,為我國的建材工業建設與發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的突出建樹有:領導制定了我國第一部水泥國家標準,在他的倡議和領導下,于1986年成立了中國混凝土外加劑協會,歷任理事長。他對推動我國混凝土外加劑研究以及商品混凝土在我國的普及應用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在建設長江三峽大壩工程中做出了突出貢獻,保證了工程質量,提高了建設速度。他長期從事水泥流變學的理論研究,曾在國內多所大學及美國波特蘭協會(PCA)和挪威、瑞士等國作專題學術講座,多次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會議。學習國外先進經驗,廣泛接觸國際友人,擴大我國在國際學術界的影響。
黃大能先生長期擔任民建中央副主席,為推動民建事業的發展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積極貢獻。他在擔任中華職業教育社領導職務幾十年的工作中,他積極實踐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為推動我國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他多年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常委,自覺圍繞中心工作積極建言獻策,提出提案近三十個,在參政議政方面頗有建樹,贏得廣泛好評。
我支部始建于1955年,會員都是我國著名的水泥科學家和企業家,黃大能先生是其中元老之一。在政治風云中,他忍辱負重,始終如一保持了對中國共產黨的堅決信心,為我國水泥混凝土科學技術竭盡畢生。打到四人幫后,他繼任我支部主任委員,支部的發展工作,迫在眉睫,他著手發展新會員,做了許多細致工作,得到院黨委的支持,支部組織生活恢復了。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我支部從6個會員發展至今的45個會員。他們大多是我院的學術帶頭人和技術骨干,其中有7位會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9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3位高級工程師,一名博士,三名碩士。目前,我支部已有30位同志退休,有些老同志被返聘為技術顧問,繼續發揮余熱。在職的中青年會員,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發揮業務骨干作用,作出應有貢獻。1992年和1995年,我支部被評為中國民主建國會全國先進集體稱號。
黃大能先生的工作十分繁忙,但是,他經常以普通一員參加我支部組織生活,傳授中國民主建國會歷史和光榮傳統,提高我們的參政議政意識。他十分關注支部建設,要求支部委員有奉獻精神,一方面做好本職工作,另一方面抽時間做好支部工作,組織生活要多樣化,增強支部同志的凝聚力。盡管我支部班子已換了四屆,我們一直按黃老的指示去搞好支部建設和組織生活。
黃大能先生撰寫的回憶錄《傲盡風霜兩鬢絲—我的八十年》是他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黃大能先生駕鶴仙逝,我們失去了一位好老師,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我們十分懷念他!他的高尚品格和始終不渝的奮斗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