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參政黨加強自身建設的根本保障
趙靜 2010年11月08日
當前我國處于社會轉型的歷史時期,轉型任務疊加、轉型環境復雜和轉型速度加快,給思想文化領域帶來了極為復雜的影響。面對各種社會思潮,很多人感到無所適從,導致了一系列的思想困惑、道德迷失、誠信短缺和文化沖突。一些人對新的社會變革和現實環境很不適應,精神上感到迷茫和痛苦;一些人對社會多樣化和思想觀念多樣化的現實感到無所適從,在認識上出現混亂、疑惑和偏差;一些人對所處的生存境遇感到無能為力,喪失自我,在信仰上出現某種危機;一些人對那種只追求物質財富的增長而輕視人文建設的現象感到無奈,在精神上無所歸依,沒有了家園;一些人對丑惡現象喪失了基本的判斷力,往往把丑的東西當作美的東西,等等。在多樣化的社會思想中,正確與錯誤彼此交織,積極和消極相互激蕩,意識形態領域并不平靜。在這種大背景下胡錦濤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是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國家軟實力的必然要求。
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意識的本質體現,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共同思想文化基礎。民主黨派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多黨合作事業發展的基礎工程和靈魂工程,對于提高參政黨建設水平,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大意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作為參政黨民建提出要把學習孫起孟等老一輩民建人的優秀品質和高尚風范作為切入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作為思想建設的重要內容,開展好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活動,不斷增強政治、政黨意識。
孫起孟同志一生追求真理,熱愛祖國,心系人民。他始終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殫精竭慮,竭誠奮斗,在共同的事業中與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中共中央領導人結下了深厚友誼。在近半個世紀的職業教育生涯中,他為推動和發展我國的職業教育事業嘔心瀝血,作出突出貢獻。他十分重視民建自身建設,努力提高民建的參政能力,為民建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領導班子建設傾注了大量心血。 孫起孟同志十分注重我國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理論的研究。他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身體力行,撰寫了大量關于統一戰線、人民政協和民建工作的著述文稿,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回答了許多重大問題,為豐富和發展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理論作出了重要貢獻。在他的主持下,民建中央于1993年3月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在憲法中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建議。這一建議得到了中共中央的采納。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寫進了憲法。
致力于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是民主黨派不斷發展的價值追求。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目標追求,反映著政黨的進步性,決定著政黨的生命力。孫老曾說,要充分認識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是我國政治制度中的一個特點和優點,特點就在于這個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又是共產黨以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關系與八個民主黨派親密合作的,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優點則在于這個政黨制度有利于維護、鞏固和發展我國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有利于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同心同德地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有利于加強和改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有利于增強我們國家處理應變的巨大民族合力。
孫老身上,集中體現了民建堅持愛國主義、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堅持遵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能,堅持與經濟界的緊密聯系、努力發揮會的特色,堅持與時俱進、在自我教育中不斷提高會的素質的優良傳統。
核心價值體系對于民主黨派具有政治保證作用、理論支撐作用、激勵凝聚作用和導向引領作用,民主黨派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鞏固多黨合作思想政治基礎的需要,是堅持正確方向、健康發展的需要,是進一步履行參政黨職能的需要,是堅持民主黨派進步性的需要,在建設學習型參政黨的過程中,只有堅持把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重要內容,才能真正在服務國家科學發展和實現自身科學發展的同時,體現出參政黨的自身價值。
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進一步推進多黨合作發展凝聚思想共識。我們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引領社會風尚、引領個人價值取向。要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實踐,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提高抵御西方多黨制、議會制影響的能力。要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決不動搖,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決不動搖。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傳承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老一代領導人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優良傳統和精神風范。要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多黨合作制度建設,不斷創新民主形式,豐富民主內容,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努力營造“知榮辱、講正氣、樹新風、促和諧”的良好氛圍。
(作者系民建北京會員、中國工商報社高級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