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占學 ?? 2019年01月02日
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都應該對一種交通工具非常熟悉,那就是小公共。記得在九十年代,北京大街上,小公共是一道靚麗的風景,招手即停,方便舒適,做為民營交通工具,成了國營交通必要的補充。對小公共的記憶還要從上大學時開始。
我大學在沈陽讀書,當時我們的學校分東西兩個校區,校際聯系要靠學校班車來完成。當時,學校有兩種班車,一種是大客車,就是和大街上的公共汽車一樣的車,這種大客車是給學生和普通教職工使用的。另一種是中型面包車,約二十多座位,是專門為學校教授和中層干部乘坐用的,學生和其他教職工是不能乘坐的。因此,做為學生的我,只能是經??吹竭@輛車,以及看到那些令人尊重的老教授在下班后從容的走進車里。直到大學畢業,卻從來沒有資格坐過這輛尊貴的面包車。
大學畢業,我被分配到北京工作,記得是1986年的7月份,我乘火車到了北京,然后去單位報到。記得當時在路邊等公交車,目的地是天橋。正在這時,來了輛面包車,停在我面前,“小伙子,去哪兒呀,上來吧” ,車門開了,一個大姐很熱情的招呼我。我楞了一下,這輛面包車竟然和我們學校那輛尊貴的面包車一樣。“我能坐?”,我有點猶豫?!澳馨?,去天橋一塊錢”。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還是上了這輛面包車。我坐在車輛的最后一排,車座軟軟的,靠背也軟軟的,很舒服。我感覺我也能享受老教授的待遇了,我覺得那一刻心里美滋滋的,真的挺享受,心里感受著老教授們坐在車上的感覺……?!靶』镒?,哪兒下呀?”售票員的聲音讓我從夢幻中醒了過來,“天橋”,我回答,“天橋過了兩站了”……。后來,我知道,這種面包車叫小公共。
1984年4月1日,公交公司開辟了第一條北京站至動物園的小公共汽車線路。小公共這個“乘車難”時代的歷史產物應運而生。隨著公交線路線網的規范發展,2000年公交總公司用大公共汽車替代小公共汽車,小公共16年的服役期正式結束。首都的公交車輛在改革開放的40年中經歷過無數次更新換代,從小容量到大容量,從高污染到純電動,從線路少到線路多。從1978年的1200條線路到現在的30000多車輛,運輸能力和舒適程度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目前北京市純電動汽車已達15.15萬輛,保有量居全國首位。
軌道交通的變化也令人贊嘆。1978年,中國只有北京、香港這兩個城市擁有地鐵,截至2017年底,全國已有36座城市擁有地鐵。在地鐵線路總數方面,1978年,全國只有2條線路,到2017年底,全國已擁有161條線路,可見短短幾十年間,中國地鐵發展是十分迅速的。1978年,北京地鐵僅建成了1號線,且尚未正式對外開放;早些年北京地鐵發車間隔為10分鐘,1小時內僅有6輛列車通過,經近些年多次提速后,2018年4月,北京城區地鐵高峰時期行車間隔已縮短至兩分鐘,1小時通過列車的數量增加到了30輛。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結束后,地鐵僅用40分鐘就疏散了鳥巢近10萬名觀眾,堪稱奇跡。2017年年末,北京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將達22條,運營里程增長至608公里,包括北京首條磁懸浮地鐵S1線、國內首條全自動運行地鐵燕房線和西郊線。
公共交通的變化,僅僅是改革開放40年所帶給我們的巨大變化的縮影。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讓中國人民的生活實現了由貧窮到溫飽,再到整體小康的跨越式轉變;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也明顯提高,社會整體文明程度大幅提升。
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偉大成就,也讓我們更加堅信,改革開放的道路是一條正確的道路?!爸袊母镩_放永不停步!下一個40年的中國,定當有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宣示了中國共產黨人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將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的堅定意志。我們堅信,在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全國人民同心同力,團結一致,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 ,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
?。ㄗ髡呦挡絽^政協副主席、城北街道辦事處主任,民建北京昌平區工委主委)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