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可 ?? 2024年10月11日
北京民建自成立以來,已經走過75年的光輝歷程。75年來,北京民建積極投身革命、建設、改革、發展事業,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2022年,我正式成為一名民建會員。白駒過隙,短短的兩年中,在民建組織的培養、關懷和支持下,我在民建大家庭中慢慢成長,對民建組織的認識和感情也經歷了一個由淺到深的心路歷程。加入民建后,我認真學習會的章程和民建會史。2023年,我報名參加工委會史講解員。從“窯洞對”到“五老火鍋宴”,從“民建成立”到響應“五一口號”,我對民建會史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一方面作為加入民建組織的“新人”,我希望能承接先輩的遺志,不斷將民建優良傳統發揚光大,另一方面,想帶動更多志同道合的優秀人才積極加入民建。
在參加組織活動時,我結識了許多優秀的民建會員,有企業家、律師、會計、中介機構人員,有機關事業單位干部,還有教育、醫務工作者。從他們的一言一行中,我感受到愛國愛民、愛崗敬業、不計名利、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他們政治素養高、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意識強,溫和有禮、謙虛務實,相處中坦誠相待,團結和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產生了強烈的歸屬感。會員朋友對民建那份發自內心的愛,深深感染著我。
讓我深受感動的還有市委會與基層組織之間、支部與支部之間、會員與會員個人之間的合作精神,大家不分你我,不計個人得失,相互配合、相互協作、相互補臺,合作共事,無怨無悔,我覺得這是我們民建最好的傳統。
參政議政是民建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能之一,要以求真務實的態度,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從所聯系界別的特色出發,圍繞中心工作,積極建言獻策,所建之言務必要字字錘煉,所獻之策務必要條條考究,以洞察經濟社會的獨特視角和真知灼見,為中共黨委、政府的科學決策提供一些助力。參政議政不能搞道聽途說,要仔細的調查研究,找好選題,精心撰寫。加入民建后,我始終牢記著入會時領導的教誨和期望,結合自身業務工作,積極參政議政,為副中心建筑業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工作中,我始終秉持民建組織傳遞給我的精神和信念,提升工作本領,提高工作效率,把辦事人員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寧可自己加班加點,也不讓企業多跑受累。
自市委、市政府等機關、事業單位、企業陸續入駐副中心以來,建筑企業在副中心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建設的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作為主管建筑企業部門的一名普通員工,在倍感榮耀和自豪的同時,也明白自己身上的責任和使命,不僅要有高站位和高覺悟,還必須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和設身處地為企業著想的心態,只有這樣,才能辦好事、辦成事。
特別是在推動建筑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專項行動中,作為一個新人,我虛心向領導和同事請教工作經驗和辦法,轉化成為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我走訪了副中心各類建筑企業近200家,與企業面對面地了解情況,直赴企業的基層,收集掌握真實的問題和情況。在此過程中,有些企業位置偏遠、有些企業雖注冊在副中心但工作地點在外地、有些企業不愿意配合、有些企業對我這樣一個新人并不信任等等狀況層出不窮,但我從未產生放棄的念頭,自己想辦法克服困難,位置遠的我就早出晚歸,或者采用線上的方式進行交流,不配合的企業我就多去、勤去,用真誠的態度打動他們,讓他們相信我所做的是對企業發展助益而不是去給基層增加負擔。
通過走訪收集到問題,我又認真學習相關的政策、精神、規定等,將這些問題類別化、區別化,并結合問題的實際,與涉及的相關單位對接,探索解決問題的路徑和辦法。就這樣,多維度的深入、延展、對接、建議,在專項行動中,大部分的問題得以解決,甚至一些歷史遺留的制約企業發展的問題也得到推進,得到企業的好評和感謝。
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同事的幫助和領導的支持。現如今,時代的接力棒已傳到了我們手中。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將繼續堅定不移、自覺地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學習會的優良傳統,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事業不斷推向前進。更要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立足本職、發揮專長、勇于創新、建功立業。
(作者系民建通州區工委綜合二支部會員)
責任編輯:郝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