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十八大,努力做好城鄉規劃工作
——學習十八大的幾點認識
趙大地 2013年01月09日
黨的十八大,全面總結了我國過去十年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工作,規劃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部署了今后的工作任務。經過聆聽和學習,感到十分振奮,結合我自身從事的城鄉規劃工作實踐,有以下幾點初步的認識。
一、要努力把握城市規劃工作的正確方向
十八大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系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要求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其他四大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我覺得這既是高瞻遠矚的,又是合民心、順民意的,提的非常及時和到位,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內容,城鄉規劃工作的人員要深刻認識和理解其中的內涵。城鄉規劃直接關系到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城鄉規劃和建設以及督察的工作者,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直接參與者,一定要在實際的規劃工作中牢牢把握好這個方向,這就是胡錦濤總書記在十八大報告中指出的:“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這既是國家的發展方向,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和規劃工作的方向,更是規劃工作要把握的方向。今天的城鄉規劃工作者,一定要樹立鮮明的以人為本的思想,以向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精神,正確處理經濟發展、社會建設和生態建設之間相互關系,科學把握三者之間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努力防止先污染后治理、先擠占后修復的老路。從依法實施好城市總體規劃的全局來扎扎實實地做好,努力實現這個目標。這是每一個從事城鄉規劃建設工作者肩負責任,也是貫徹十八大精神的最實際行動。
二、抓好城鄉規劃工作的重點
十八大要求“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四化”互相關聯、互相影響、互為載體、必須統籌兼顧、通盤考慮,決不能孤立地思考,這樣才能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科學發展。當前城鎮化加速發展,城鄉規劃必須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超前謀劃,應對及時,主動作為。要認真總結十年城鎮化發展的經驗教訓,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用于指導今后的城鄉規劃及監督檢查工作。一是要對城鄉規劃建設進行全面地總結評估。通過總結評估提煉成熟的經驗,指導面上的工作。通過總結評估找出突出而又普遍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并有針對性研究解決的辦法和措施。過去十年的經驗教訓就是今后寶貴的借鑒,要避免出現在規劃建設方面的城市化通病,使我國的城市化實現從量到質的轉變,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二是繼續強化對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實施,加強對執行情況的監督,尤其是加強對城市的公共綠地、生態綠地和水系資源的保護。從管控的角度講這幾方面處于最脆弱的狀態中,因為它的增值效益明顯,開發市場搶手,成為開發商的必爭之地,成為政府招商引資梧桐樹。因此必須從規劃項目審批源頭就依法牢牢把住,這是實施城市總體規劃建設生態文明的城市化的重要載體。編制好、實施好、管控好綠線、藍線,就在為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宜居生活生存空間,這是規劃建設工作者貫徹十八大精神的重大責任。
三、破解城鄉規劃工作中的難點
十八大提出堅持走新型城鎮化道路,到2020年,“城鎮化質量明顯提高”我理解是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的。一是過去十年城市化快速發展,成效明顯,但問題也較突出。如城鎮中社會建設薄弱,交通擁堵日益加劇,環境污染(空氣、水)突出,生態系統脆弱,災害預警預防能力不強,城市文化傳承脫節和創新不夠,開發強度過高,建筑風格單調,城鎮面貌千篇一律等等,都應當在新型城鎮化中引起重視并妥善解決;二是突出城鄉一體化發展。過去十年,我們工作重點主要在城市,由于體制的原因對村鎮建設重視不夠,致使有的地方村鎮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規劃缺失,建設無序,管理薄弱。一方面一些地方農民住房產權保護力度不夠,另一方面又形成大量違法建設,造成拆遷征收難,影響項目建設進度,造成資源極大浪費。同時村鎮公共服務配套空缺和基礎設施薄弱、無穩定的資金渠道和來源,造成村鎮的居住環境差,生活不方便,經濟社會發展不足。以上是城鎮化進程中的難點。作為城鄉規劃建設和監督檢查工作者,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就是要針對新型城鎮化面臨的這些難點問題,根據自身的職責任務,做到超前謀劃,腳踏實地地研究破解的具體辦法和措施,不斷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科學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將十八大精神真正落到實處。
趙大地:
民建北京市委法制委員會委員 工作單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稽查辦公室
2013年1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