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窺豹,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個人領悟
----學習十八大精神體會
民建大興總支亦莊支部 陳亮 2012年12月24日
伴隨著中共十八大的勝利召開,做為一個參與了本次中共十八大報導的民建會員我有幸采訪了一批來自各行各業的黨代表,他們分別從“科學發展、民營經濟、收入翻番、教育公平、生態文明”等各方面闡述了他們對18八大精神的所感所想,大量的鼓舞人心的信息撲面而來。在這里我把十八大比做是一個群英會、群眾會、群策會,他不僅給了我們精神上的指引更為我們未來工作奮斗提供了明確的指引方向和歡心鼓舞的力量!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說“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 。我覺得此次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最鼓舞人心的就是報告提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從“建設”到“建成”,這一字之改的價值很大!他把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現在全國人民面前。作為一個為人民所托付、信任,歷史所選擇的執政黨這一字之改可以說是信心的體現更是為我們扎扎實實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一個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階段性目標,這必將極大激發全國人民的奮斗熱情, 激勵著我們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
我覺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的目標中最大的亮點就是“收入翻番”。這一句承諾,被我們媒體冠名為中國版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令人期待。黨的十六大,提出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十七大提出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兩次大會均未對居民收入增長提出具體量化目標。而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居民的收入要在十年的時間里實現倍增,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將經濟總量倍增與人均收入倍增的目標同時提出,“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這集中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更是順應了廣大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生活的共同期盼。
關于“收入翻番”目標,我通過采訪學習中也了解到“收入翻番”的收入應是指實際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它是指扣除交納的所得稅、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險費等稅費后的收入?!胺睉翘蕹宋飪r上漲因素的實際增長?!按蠹乙部梢岳斫鉃榫褪窃诂F有物價水平不變的情況下,你的收入增加了一倍。”可以說了解后我也是倍感鼓舞,不過不禁要思考那“收入翻番”在具體實施中有那些問題需要重視呢?
首先,不容我們忽視的是當前我國收入分配制度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兩個層次上都存在制約分配公平的缺陷,導致收入分配格局存在嚴重失衡。我們都知道收入分配對消費的影響極其重要,只有老百姓感覺有錢了、底子厚實了、有了更多保障和幸福感的同時才能敢花錢、愿意花錢。只有通過收入分配改革改變這種狀態,才能有效擴大消費和擴大內需。而對于收入分配改革不應該只是頂層設計,更應該是國家與公眾,中央與地方、政府與社會協商互動的一個過程。在改革設計當中應該尊重基層的創造,另外吸收社會機構來參與,也是搞好改革設計的必由之路。一味等待和擱置只會錯過改革的最好時機。
其次“收入翻番”怎么搞,我比較贊同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原主任王健的觀點“要從讓民眾得實惠的政策開始,讓民眾看到可支配收入確實走在逐步提升的路上。提高個稅起征點和發放消費券這兩件事,既不會對國家的財政大局造成太大影響,又能切實惠及民眾,而且具有很強的現實操作性”。改革應該是先易后難,把比較好實現的先做起來。提高個稅和綜合稅并不沖突,提高個稅起征點的同時,也可以繼續進行綜合稅改革。未來個稅改革的方向,應當是建立健全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制,在調節收入分配上發揮更大作用,使稅負更加公平。更合理的制度設計,是合并計算家庭所有收入,再考慮人均收入水平的差異,區別對待。
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指出,要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溫家寶總理也講到,國務院當前最重要的兩件事:一是通過結構性減稅促進小微企業發展,二是調節收入分配,改善人民生活。這些都為我們指明了今后的發展方向,我也堅信未來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能夠摸索出更多順應民心、關乎百姓福祉的新方法、新路子。 最后再次引用習近平同志的話“打鐵還需自身硬” 、“責任重于泰山,事業任重道遠”。我們民建會作為長期與中國共產黨“長期共存 互相監督 肝膽相照 榮辱與共”的民主黨派更應該看清歷史機遇、發展完善自我,始終緊密的圍繞在以中國共產黨為核心的社會主義事業路線上,圍繞十八大確定的目標任務、團結群眾、走民主路線、堅持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本會密切聯系經濟界的特色和優勢,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建功立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