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屆民建北京市委法制委員會 ?? 2017年10月12日
第十屆法制委員會這五年,在民建北京市委的領導下,在分管領導的具體指導下,在專委會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和全體委員的共同努力下,充分發揮專業和人才優勢,按照民建市委的工作部署,緊緊圍繞市委的中心工作,積極關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認真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反映社情民意,用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在參政議政和專委會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匯聚人才,優化結構
第十屆法制委員會組建之初,就以“匯聚人才,服務發展”為主要目標,廣泛招納會內法律行業精英,重點培養具有專業潛質的青年骨干,確定了“樹立法律意識,推進法制建設,營造法治文化”的工作思路。
2015年,專委會的運轉日臻平穩,工作要求也逐漸提升到新的水平,對管理機構和成員數量進行了屆中調整:一是增設秘書長,負責專委會的日常管理和與秘書處的溝通工作,專委會的管理機構增加至7人,不僅充實了領導班子力量,也使得專委會在民主議事與科學決策的方式和程序上產生了可喜的變化;二是專委會根據活動情況和申請條件,補充吸納了新的專委會委員,不僅為專委會增添了新的活力,也進一步加強了參政議政的實力。法制委員會的成員總數共計51人,已達到《民建北京市委專門委員會通則》規定上限。
近兩年,法制委員會注重發揮專委會內部積極分子的作用,重點考察推薦專業素養高、參政意愿強、組織能力好的成員,為他們提供展示各自專長的機會;同時,將工作范圍拓展到各區工委的法律專委會和專業支部,通過對法規條例的意見征詢、課題的調查研討來發現人才、鍛煉人才、培養人才。
二、發揮優勢,議政建言
到目前為止,本屆專委會已向民建市委提交《加大力度扶持北京碳交易市場,爭取北京成為全國碳交易核心交易中心》《效率與法律相融合,構建新型政府服務模式》《建立商業銀行環境法律責任制度》《關于京津冀法律服務一體化的建議》《加快促進我市養老服務社會化產業化問題的研究》等9篇調研報告,完成重點課題3項,其中2014年《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制度,保障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決策》的調研報告榮獲北京市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優秀調研成果二等獎;2015年《關于加強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行政執法及其監督工作的建議》的調研報告獲得北京市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優秀調研成果三等獎,并轉化為市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黨派提案。
法制委員會十分重視社情民意信息的撰寫和報送工作,專門設立了分管信息工作的副主任,并充分發揮委員中信息報送能手的積極性,通過多種方式向委員介紹信息撰寫的方法和技巧,鼓勵大家多觀察、多發現、多動筆,帶動全體委員廣泛參與社情民意的收集工作,使信息工作常態化,取得了數量和質量的雙提高。四年多,法制委員會向市委報送信息近百條,其中30余條被民建中央、市政協、民建市委采納,黃芳、高桂林等委員的多篇信息刊登在《人民日報》《檢察日報》等刊物,專委會也多次獲得民建市委信息工作先進集體。此外,委員們還通過多種渠道為全國和北京市有關法律法規的制定與修訂提出意見建議,參與“依法治國”專題征集,為推進全國和北京市的法制化進程做出了積極貢獻。
三、載譽續航,打造精品
法制委員會于2008年倡議創辦了“北京民建非公經濟法治研討會(論壇)”,目前已成功舉辦了八屆,旨在通過舉辦專題研討,搭建一個良性互動的溝通交流平臺,推動非公企業與政府和學術研究機構的相互溝通;研究探討非公企業面臨的法律環境以及在法律層面可以優化解決的方案;為法律界和企業家人士提供展現優秀業務素質的平臺,為民建參政議政提供實踐素材,為推進依法治國貢獻應有之力。
第十屆法制委員會成立以來,舉辦了四屆北京民建非公經濟法制研討會,全體同仁凝心聚力、銳意進取,使研討會既成為法制與企業兩個專委會合辦的標志性活動,也成為民建北京市委的品牌之一。每屆研討會的籌備期間,組委會都會多次召開會議,本著注重論壇質量、注意論壇成果轉化的工作原則,針對與非公企業發展相關的法律熱點問題和企業家們的需求,反復討論協商,確定當屆研討會的主題、形式和規模。四屆研討會分別以“開放市場·公平競爭·法治保障”、“法治經濟·公正司法·產業機遇”、“深化改革·法制市場·創新創業”和“生態法治·健康經濟·綠色發展”為主題,深入探討了十八大以來非公經濟發展的法律基礎、法治環境、經營策略、產業政策、發展趨勢等熱點問題,得到民建中央、全國人大法工委、工信部、最高法檢兩院權威的大力支持,受到經濟界、法學界和媒體的廣泛關注,以及廣大會員和兄弟省市的積極響應。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曾向研討會發賀電表示:研討會充分發揮民建的人才資源優勢,企業家與法律專家攜手共進,群策群力,所研討的問題都是確保民營經濟健康、穩定、持續發展的基石,對于完善促進我國非公經濟健康發展的法治環境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本屆法制委員會舉辦的四屆研討會,邀請到近600名會員出席,河北、江蘇、廣西等5個省市的民建組織參與,編印會刊4冊,收錄論文80余篇,內容涉及《反壟斷法》《刑法》《環境保護法》《勞動合同法》等多部法律法規,以及PPP模式、私募基金、中小企業融資、中小企業上市、建立企業法律風險防控體系等多項與非公經濟緊密聯系的經濟領域問題,其中部分論文已經轉化為信息和調研報告被各級部門采納,部分轉化為提案、議案、政協大會發言,例如委員陳麗蘋撰寫的《完善“瞪羚重點培育企業”政策,支持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成長》轉化為市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大會發言書面材料。這種以研討會為平臺的參政議政方式為民建北京市委參政議政工作探索了新的途徑,對加強會內外聯系,樹立民建良好的形象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氨本┟窠ǚ枪洕ㄖ蒲杏憰北恢泄脖本┦形y戰部評選為“2014年北京市民主黨派工作創新成果”。
四、凝心聚力,協助維權
每年年初,法制委員會都要根據五年規劃和民建市委的中心工作,召開主任會議和全體委員會議,總結過去一年工作,研究制定當年的工作計劃。四年多,法制委共召開主任會議13次,全體委員會議7次,調研活動、座談會、研討會籌備會議近20次,專委會各項工作循序漸進,有聲有色。
專委會成立之初,領導班子成員結合自身特點和專業特長進行了合理分工,建立起有效的聯系溝通機制,做到既有工作重點又有通力合作。領導班子注重與秘書處室的溝通協作,日常工作指導秘書處室聯絡協調、具體辦理,重要事情召開主任會議或者全體委員會議共同研究決定;工作中注意聽取廣大委員的意見和建議,調動委員參與工作的熱情與積極性,每年各項工作有規劃有總結,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15年,法制委員會進一步創新工作方式,成立了“法治沙龍”,為委員們搭建起參政議政、信息共享和增進感情的平臺?!吧除垺庇蓪N瘯魅巍⒏敝魅?、秘書長輪流召集并主持,精選社會熱點話題,以點帶面,不設發言順序、不限討論時長、不做議事記錄,保證“沙龍”在休閑放松的環境中開展。經過多次活動,委員們集合社會熱點和個人工作實際,有的高談闊論、針砭時弊,有的感傷幽思、訴苦衷腸,有的鉆習法律、交流業務……“沙龍”的情狀如《蘭亭集序》中所云: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在“沙龍”的作用下,法制委全員的凝聚力和積極性進一步增強,為各項會務活動的開展起到了良好的帶動作用。沙龍已成功舉辦了5次,涉及食品安全、依法執法、司法改革等多個話題,形成專題信息或論文6篇。
除此之外,法制委員會的多位委員還積極幫助會員解決法律專業問題,協助市委監督委員會和組織處維護會員權益。黃勇、黃鷹、李慶保、趙兵等委員多次為會員義務解答在產業投資、金融風險、企業并購、公益訴訟等方面的專業問題;黃東委員為西城區會員提供侵權索賠案件的法律咨詢服務;王繼華委員受邀到市委組織處協助梳理通州會員房產抵押置換的相關法律程序;張學貴委員與東城區會員家屬面談,討論“德州撲克”案件的來龍去脈。委員們熱情專業的解答,樹立了法制委員會良好的組織形象。
這五年,在專委會全體委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今后我們仍將按照市委的工作部署,認真踏實地做好每一項工作。要繼續發揮專業和人才優勢,進一步提高調研課題和社情民意信息的質量;要總結經驗,查找不足,探索舉辦研討會的新形式,進一步推動研討成果的轉化,擴大研討會在會內外的影響力;要在做好參政議政工作的同時,加強與民建中央法制委員會和市委其他專委會的聯系與溝通,加強與兄弟省市法制專委會的交流;要扎實推進法制委員會機制建設,提高活動質量,創新活動形式,進一步激發委員參與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