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屆民建北京市委人資環委員會 ?? 2017年10月12日
五年來,在民建市委的正確領導下,人資環委依靠全體委員的集體智慧和不懈努力,服從民建市委調研工作整體安排,針對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點,圍繞“人口、資源、環境”三大領域的熱點問題,卓有成效地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參政議政活動,在民建中央、北京市政協、北京市委統戰部的各項調研成果評比中,取得了較好成績,在各專委會中居前列。五年來,人資環委多次實地調研,共完成調研成果50余篇,報送了50余篇的信息。
一、市委領導高度重視,主任會議集體決策
在2012年12月人資環委成立大會上,王永慶主委對人資環委寄予厚望。他在會上強調,參政議政是黨派之生命、委員之根本,要求人資環委發揮人才集中優勢,立足北京,圍繞首都發展大計,積極組織開展調研工作。孫寶啟副主委也在多次會議上指出專委會一定要圍繞參政議政充分發揮專委會智力優勢,扎扎實實做好調研工作。
在市委的領導和指導下,根據市委調研工作安排,人資環委每年年初都要召開主任會議,研究部署專委會全年工作。明確了"分工負責,開門調研,全面開花,橫向聯合"的工作思路,并注意在工作中發現人才、充實力量、培養骨干、加強隊伍。
二、發揮委員集體優勢,開展多層多樣調研
1、發揮整體優勢,參與和承接民建中央、市委重點課題研究。
人資環委發揮各自專業專長,積極圍繞政府重點工作建言獻策。委員會承接的《關于建立國家土地銀行并在北京先行試點建議》被列為民建市委2014年的主委課題。人資環委谷樹忠、楊尚寶、宋健坤、李珍貴、孫立、張瑞等委員隨孫寶啟、任學良副主委分別赴河北、寧夏、山西、新疆等地進行了實地調研,完成了高質量的調研報告。
2015年,人資環委承擔的“北京農村集體土地市場化配置關鍵問題研究”課題被列為民建北京市委重點課題。課題堅持“統—分—統”的研究思路,在系統明確選題背景、研究意義、研究目標、研究內容以進度安排等總體設計后,委員們結合自己專業領域和研究專長,開展專題研究并提交專題報告,再由課題負責人等統稿,確保了課題的順利完成和報告的較高質量。
2012年至2016年,谷樹忠、楊尚寶、高峰經常參與民建中央重點課題的調研活動。2016年宋健坤和李黛青委員參與了民建中央《建立扶貧長效機制,加速精準脫貧進程》大課題的調研。
2、圍繞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進行專項調研。
人資環委連續兩年承擔了市委參加市政協議政會發言的任務。2015年議政會主題是《北京市棚戶區改造的政策研究》,針對此課題多次召開研討會,并前往豐臺區住建委進行調研座談。2016年政協議政會主題是《北京市空氣重污染的防治與應對》,課題組為了獲取權威論據,邀請發改委、環保局、氣象局三家政府相關部門進行座談,通過精準調研,提高了報告的權威性。在議政會上谷樹忠主任代表民建作為第一順位發言,獲得了市領導的高度評價。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作之一,圍繞這一主題,人資環委積極開展調研,形成了多篇高水平調研報告。孫寶啟副主委和谷樹忠、宋健坤、李霞、李黛青等委員參加了2015年和2016年在河北舉辦的京津冀正定論壇。宋健坤在主論壇代表北京作了《京津冀的支點在“京津石”》主題發言。谷樹忠在北京分論壇作了《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重點發言,李霞在河北分論壇作了《加強網絡數據化,打造創新共同體,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點發言。2015年,谷樹忠、柴彥威、楊尚寶、周茂倫、韓林飛、孟延春、宋健坤等還參與了北京城市總規修編工作和北京市“十三五”規劃專題協商座談會。
3、組建專題研究團隊集中力量攻關。
人資環委集中了會內人口、資源、環境等領域的專家,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專委會確立了主任抓總、副主任專題負責、委員自愿報名的方式,組建研究隊伍。同時,堅持開題會、研討會、結題會環環相扣,形成了多點開花、重點突破的工作格局。
2013年,專委會課題《北京市空氣污染與居民出行的關系研究與對策建議》、《南水北調水源地保護與發展的研究》、《借助民營資本加快我市居家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研究》、《大氣污染跨區域聯防聯控機制研究》、《北京市人口調控思路下的社會保障機制的研究》分別由副主任柴彥威、楊尚寶、楊偉民、賈海平,以及秘書長周茂倫主持,他們都是本領域的專家,具有主持課題的專業深度的高度。委員們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分別加入,參與率達到80%以上。
4、堅持重點突破與全面開花結合。
在研究課題過程中,注意發現新的有價值的線索,將成果最大化。柴彥威副主任主持的《北京城市空間結構與功能布局調整研究》課題組集中了宋健坤、孟延春、暢明琦、劉勇、孫立等骨干力量,大家在做課題過程中,形成了若干子課題,每一篇都能獨立成文,經過委員們的加工完善,形成了多篇調研報告。其中《優化北京城市空間結構,提升總規戰略法律地位》報告得到了市領導的高度重視。另一篇《北京在戰略使命下應解決功能空間“缺位”與產業“補位”》在政協議政性常委會上作了重點發言。
三、加強外部溝通聯絡,拓寬參政議政渠道
2013年8月,在民建市委的大力支持協助下,"新型城鎮化"課題組在任學良常務副主委的帶領下,赴北京市規劃委調研。在此次調研中,其他課題組也積極參加,獲取了各自所需的數據,實現了資源共享。有了來自政府部門的權威數據,調研組的各項工作得以順利展開。僅過了一個月,在市委的協調組織下,"農村土地機制研究"課題組成功地赴市國土局進行了調研,和政府部門實現了溝通交流,提高了課題研究成果的整體質量。
通過與政府部門的橫向聯系,我們深切地感到,黨派的調研如果沒有政府部門的支持,很難有質的突破,常常會無的放矢、緣木求魚,亦或是缺乏針對性、前瞻性。《北京市棚戶區改造政策研究》和《北京市人口調控思路下的社會保障機制的研究》課題組分別與豐臺住建委和市人力社保局取得聯系,成功地進行了調研座談。
2016年5月,在市政協與市委協調努力下,我們第一次成功實現了與多家政府部門的聯合調研。北京市發改委、環保局、氣象局相關部門負責人向《北京市空氣重污染的防止與應對》課題組通報了工作情況,并就課題組成員的提問進行了解答,實現了與政府部門面對面地交流,掌握了大量的、真實的數據。這種工作模式避免了人財物和時間的浪費,極大提高了效率,開創了民主黨派工作的先河。
自2014年始,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民建聯合打造的正定論壇,成為了黨派實踐參政議政職能,展示民建會員智力成果的舞臺,也成為三地聯系交流的紐帶。
四、突出委員主體地位,發現培養骨干力量
在做調研課題時,我們根據每個人的專長和興趣,將全體委員分配到課題組,目的是發揮整體智力優勢,培養委員們參政議政的意識,提高調研成果水平。在報告撰寫過程中,委員們發揮各自優勢,為報告的完成積極撰寫子課題或提供素材,每個人都能參與其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涌現出柴彥威、賈海平、宋健坤、韓林飛、孟延春、李黛青、陳維春、暢明琦、劉勇、呂拉昌、王曉霞、李霞、張瑞、李珍貴、丁自勉、孫立、吳震、楊智良、劉凌等一批參政議政熱情高、能力強的委員,成為我們可以依靠的有生力量。這體現了我們人資環委員會整體的參政議政意識的提高,展現了較高的參政議政水平。2015年,柴彥威、宋健坤被民建中央評為參政議政先進個人。2016年,民建建會七十周年之際,谷樹忠被評委全國優秀會員。此外,柴彥威、宋健坤、周茂倫、吳震還被北京市政府聘為特約監督人員。
五、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工作效率
我們的工作不會因循守舊,更不會抱殘守缺。早在2013年初,我們就利用微信平臺,建立了人資環委工作群。除了發會議通知以外,我們還利用群平臺發布正能量的信息,提高委員們的政治素質,增進了相互之間的了解。此后,我們還利用微信平臺建立相應課題群,方便了大家線上交流信息,實現了資源共享。現代信息技術為我們的工作交流,增強委員們們的政治歸屬感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平臺。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