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為民建北京市分會第六屆主任委員,民建北京市委第一、二、三、四、五屆主任委員 ?? 2019年09月05日

1995年12月11日,民建北京市委在首都劇場隆重紀念民建成立50周年。圖為時任市政協主席王大明與浦潔修主委親切交流。
在民建北京市委成立50周年(編者注:1995年)的時候,我不由得回憶起與民建同仁幾十年休戚與共、風雨同舟的歲月,為能夠在建立新中國和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我在參加民建北京市委的工作中,對解放初期舉辦的“新知識座談會”印象十分深刻,至今沒有忘卻。這項活動,對于民建北京市委的工作有著重大影響。今天,我懷著十分愉快的心情回顧這一段難忘的歷史。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不久,民建總會的領導,由東北、華北、延安等解放區先后來到北平。這時候,解放全中國的形勢已經形成,中央人民政府誕生在望,北平洋溢著新生的喜悅。與此同時,包括工商界和經濟界在內的一些人士,對中國共產黨的方針政策還不大了解,有的心存疑慮,思想苦悶。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很自然地希望剛剛從解放區回來的民建領導同志能向大家介紹在解放區的所見所聞,宣傳解釋中共的方針政策。這樣,由在北平的民建同仁主辦的“新知識座談會”在當年3月應運而生了。

新知識座談會現場
座談會采取了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開始有主導發言,大家座談,后來發展到大會報告。報告會根據各方面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安排話題。最初幾次座談會就由民建領導人介紹在解放區的親身經歷,談談他們的切身感受,發表他們對新中國光明未來的展望。這樣的報告對于剛剛解放的北平工商界、知識界消除某些疑慮,增加他們對自身前途的信心,產生了很好的效果。
參加座談會的人數不斷增加,情緒熱烈,我們這些會議的組織者也很受舞和教育。座談會的活動擴大了民建的影響,申請加民建的人數日漸増加,為建立北平分會奠定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基礎。1949年8月21日,民建北平分會宣布成立。
開國大典前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勝利召開。會上通過了有臨時憲法性質的《共同綱領》。新知識座談會組織關于《共同綱領》的系列報告講座,先后請鄧初民、閻寶航、周新民和民建孫起孟、楊衛玉等人作專題報告,重點講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團體、政體和民族資產階級在國家的地
位,宣傳“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公私兼顧、勞資兩利”的經濟政策。到會人士對這些從未接觸過的新問題、新觀念很感興趣,有了初步的認識。北平和平解放,沒有受到戰爭的破壞,這是人民的大幸。但國民黨給新中國留下了一個爛推子,生產萎縮、財政困難、民不聊生。同時,不法奸商哄抬物價,牟取暴利,嚴重擾亂了正在建立的經濟新秩序。私營企業中不時發生勞資糾紛,工商業者缺乏經營信心,不利于貫徹國家扶持私營企業的政算。針對這些問題,“新知識座談會”共舉辦了11次座談會,先后邀請李立三、朱學范、施復亮、劉子久、史懷壁等有關部門負貴同志,專題講解了平抑物價、統一財經紀律、貫徹私營企業暫行條例、重估財產和核定資本,特別是改善勞資關系,搞好經營管理等一系列問題,對于提高私營工商業者的積極性,繁榮經濟,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1950年,在抗美援朝的同時,全國開展了鎮壓反革命和土地改革運動。當時,不少工商業者聽到土改就是“流血斗爭”、“掃地出冂”等傳言,思想上有些戒心,經營上縮手縮腳。針對這種情況,民建于7月29日舉辦了座談會,邀請柴澤民同志宣講黨對土改的方針政策,并響應中共北京市委的號召,在工商界組織土改參觀團,分赴京郊農村考察,考察后又組織座談討論。這些活動使得大家認識到土改是反封建制度,打倒地主階級,剝奪他們占有的剝削農民的生產資料,但對地主分子實行給出路的政策,要把他們改造成為
自食其力的勞動者。這樣,基本消除了工商業者對土改的許多誤解,有利于穩定他們的情緒,安心經營管理。
從1950年7月到1951年11月,“新知識座談會”就抗美授朝專題,先后安排了10次報告會。黃炎培、章乃器和郭沫若等名流分別作了朝鮮問題和朝鮮人民反侵略戰爭的演講。還記得郭沫若那次演講會場爆滿,連大門口也人頭攢動,創造了座談會出席人數的最高紀錄,氣氛熱烈,感人至深。北京赴朝慰問團領導樂松生、凌其峻等人也到座談會作了報告,還請來了兩位戰斗英雄報告他們在朝鮮戰場的英雄事跡。這些活動揭露了美帝侵略朝鮮的野心,分析了中朝人民唇齒相依、抗美投朝、保家衛國的道理,激發了工商界人士的愛國熱情,一些原來親美的人轉而積極投入抗美援朝運動。這一時期,工商界普遍訂立愛國公約,有5萬人參加抗美援朝示威游行,捐獻戰斗機34架,踴躍認購折實公債。
新中國成立初期,人們普遍有政治學習的愿望。但是,對學什么,怎么學并不清楚。座談會就此先后邀請胡繩、艾思奇、俊瑞、鄧拓等權威人士作學習問題報告,向大家進行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了解社會發展規律和掌握學習方法、思想方法的啟蒙教育。許多人還記得1950年3月31日艾思奇的那次講演。他用大量的事實,通俗易懂地講解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引人入勝。會后反映,這次報告深入淺出,使原來以為高不可攀的理論,不僅可以聽懂,也能運用,掌握這樣的思想武器,終身受益。
1952年初開展的“三反五反”運動,是工商界在解放后第一次經受的群眾運動考驗,也受到一次系統的思想改造和愛國守法教育。座談會請南漢宸作動員報告,孫曉村傳達了“貪污、浪費、官僚主義對人民事業損害的嚴重性及五反原則”的文件精神。黃炎培在報告中講了守法與愛國的表現,愛國不限于守法,但愛國必須守法。在運動后期,他還傳達了毛主席和他談到的“五反”后民建的工作方針。
座談會關心國際時事的宣傳教育,先后邀請馬寅初、吳冷西、冀朝鼎、宦鄉、劉尊棋等知名專家學者作過14場報告,使北京工商界開闊視野,了解我國政府對外方針政策。
正是由于4年多座談會卓有成效的工作,北京民建在50年代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運動中,發揮了較好的推動作用。1950年,北京市民建主委傳華亭、分會委員隋經仁、促家璽開設的公司率先公私合營。1955年1月,北京有5個以民建會員為主的行業全部實現公私合營,對于全市工商業公私合營很有影響。1956年,北京首先掀起公私合營高潮,在10天內全行業公私合營順利完成,從而帶動全國公私合營運動迅速發展。
從1949年3月到1953年6月共4年多的時間里,先后舉辦了153次座談會(平均每月3次),與會聽眾3萬多人次,民建總會有20多位領導,會外有60多位領導同志和專家學者到會講活、作報告。歲月如流,時間過去了半個世紀,這些各方面的領導人、專家學者大多數已經離開了我們。今天,我們回憶往事,對當年支持和參加座談會活動的各界人士,從內心激發出誠摯的敬意和深深的懷念!
解放初期4年多的“新知識座談會”活動是北京民建50周年歷程中的一個不長的過程,但卻是一個良好的開端。而且,在我看來,座談會在宣傳組織群眾,在工作實踐中加強民建自身的學習和思想建設、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安排工作重點,以及根據民建同工商界有廣泛聯系的特點,明確自己的工作和活動領域等,都有許多可以借鑒的寶貴經驗。現在,我們國家正在按照鄧小平理論,進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條件和環境同50年代相比不可同日而語了。但是,對于民建今天的自身建設,對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總格局中更好地發揮參政黨作用,我以為是有益的。希望民建同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揚自我教育的優良傳統,堅持學習,努力工作,與時俱進,做出更大的貢獻。
(本文刊載于《北京民建》2019年第7期)
責任編輯:劉海梅